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三)
来源:优易学  2011-10-9 13:48:5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一、单选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   )
A中介     
B基础     
C过渡    
D指挥员
2、学校是出现,是在(   )
A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    
B古代教育阶段
C现代教育阶段                
D当代教育阶段
3、 教育目标是(   )
A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   
B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C课程目标       
D学生的学习目标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科学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5、现代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是知己、朋友的关系,但是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又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性,这种现象是(   )
A教师权威   
B教师的角色冲突   
C教师培训  
D教师的自我完善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科学性      
D复杂性
7、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
A“培养”与“推动”              
B“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预”              
D“制约”与“促进”
8、我们一般将语文、数学和外语统称为(    )
A工具类学科  
B知识类学科  
C技艺类学科   
D社会性学科
9、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   )
A教学原则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0、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   )
A维持课堂纪律 
B教师人格力量 
C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D明确教学目标
11、学生的非认识心理因素包括(    )
A身体的健康                  
B知识、智力  
C情感、兴趣、态度等          
D能力和技能技巧
12、教师在观察教室里的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    )
A积极力量   
B中性力量  
C消极力量   
D惰性力量
13、技能学习阶段正确顺序是(    )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C分解;定位;熟练        
D定向;分解;熟练
14、“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描述的是师生关系类型是(   )
A对立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15、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
A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   
C教学目标   
D预期效果
16、“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   )
A目标        
B内容       
C过程       
D原则
17、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   )
A道德感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18、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
A陶冶        
B惩罚         
C人格感化    
D说服教育
19、品德的基础是(   )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0、、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非公开的教育影响,称为(   )
A显性课程     
B校风          
C隐性课程    
D教育环境
21、“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体现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