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之《教育学》考卷第9套
来源:优易学  2011-3-11 10:57: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①礼 
②射 
③御 
④书 
⑤乐 
2.我国中小学体育内容中属于运动锻炼项目的有( )。 
①田径 
②游泳 
③日光浴 
④武术 
⑤野营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 
①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③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 
④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⑤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4.总结性检查方式主要有( )。 
①测验 
②实践考试 
③作业检查 
④笔试 
⑤口试 
5.我们向学生进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时,要注意通过( )经常进行。 
①多学科 
②多途径 
③多活动 
④多层次 
⑤多形式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 
①备课 
②组织教学 
③上课 
④学业成绩评定 
⑤辅导答疑 
7.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学科的 ( )等。 
①教学目的 
②教材体系 
③教材范围 
④学科设置 
⑤教学进度 
8.学制的统一性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应当( )。 
①具有统一的教育目的 
②具有统一的办学形式 
③具有统一的具体培养目标 
④作出统一的发展规划 
⑤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 
9.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 )。 
①课外教育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②课外教育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③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取代 
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补充 
⑤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10.在八十年代后期,我国中小学普遍增设了思想品德课、中小学生守则教育课,这主要反映了( )的需要。 
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要求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③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 
⑤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_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2.德育的实施,总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通过___________进行德育是学校教育区别于校外教育机关的一个特点。 
3.人民教师必须具有的优良的职业品质包括优良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4.美育的特殊性质就在于通过___________来教育学生。 
5.智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和___________,发展学生___________的教育活动。 
6.根据学生的发展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教学过程既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又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 
7.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必然形成并依赖于一定的师生关系。因此,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___________,完成___________的必要的条件。 
8.课的结构是指课的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配。 
9.德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运动,通过受教育者___________才能实现。 
10.课外教育工作是指____________,引导学生参加的多种多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四、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教育学 
2.学校体育 
3.教学原则 
4.说服教育法 
五、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师上每一节课,都必须抓住五个环节———“组、复、新、巩、布”,一个环节都不能缺。( ) 
2.各种活动和交往把客体世界与主体世界联系起来,成为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 ) 
3.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 ) 
4.我国中小学美育过程中通过艺术手段进行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课和美术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 
六、实例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是几位科任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 
数学教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我讲我的。” 
语文教师:“二班学生要管得严,我上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 
音乐教师:“我没得精神去骂他们,课实在是上不下来,我就找班主任来压阵。” 
接着,几位教师七嘴八舌地议论: 
“他们就怕班主任。” 
“见了班主任就象见了猫。” 
“猫一走耗子就翻堂。” 
“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 
…… 
这些老师的议论和做法,说明他们违背了__________原则 
2.《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 
3.一个中师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顺水推舟》的实习作业。文中写道:“一天早上,路过教室,发现王东海(曾与老师顶牛)正在丢扫帚玩。当他发现我时,赶忙假装用扫帚扫地。我想,如果当场批评他,一来他已改作扫地,理由不充足;二来又会顶起牛来,不如顺水推舟,于是,我假装没有看见。到上课时,我表扬了王东海早上到校自觉打扫教室。他脸红了。第二天,他真的早早来到学校打扫教室了。这样,带动了一批同学,以后形成了风气,谁早来就先打扫环境卫生。” 
这位中师生的作法符合____________原则的要求。 
4.有一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背一些古诗作为格言以自勉。新生入学时,他要学生背的第一首诗是《有志》:“天下无难事,在乎人为之,不为易亦难,为之难亦易。……”第二首是《早起》:“朝日初上窗,起身勿傍徨……勤惰从此分,习惯遂为常。”…… 
这位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法 
5.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教《谜语》这一课时,首先复习了一组过去学过的词:“跃进”、“斗志昂”等,原因是新课文中有“笑迎”这一新词。而“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复习了这些词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 
这位教师运用了教学的____________原则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我国中小学学科设置和安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八、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学生的发展以认知教材为基础的规律及其对教学工作的要求。 
2.根据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论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