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优易学  2010-1-7 16:42: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D    4.  A    5.  B    6.  B    7.  B    8.  C    9.  C    10.  C11.  C    12.  B    13.  D    14.  D    15.  C    16.  D    17.B    18.  D   19.  D    20.  A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教育发展    3.政治经济制度    4.成熟5.评价作用    6.儿童权利公约    7.师生关系    8.学校课程9.培养目标    10.灵活性    11.自我实现    12.理解13.钻研教材    14.教学组织形式  15.问题化策略    16.学校德育17.社会规范个体化  18.劳动    19.班级平行管理    20.班级目标管理

三、简答题
1.(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3.(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4.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四、论述题
1.(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2)对于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认识,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主要观点:一是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二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
2.(1)这一现象违背了德育中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数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