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五)
来源:优易学  2011-9-15 13:20:5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中学教育学——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⑴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⑵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⑶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⑷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⑴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⑵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5.课程目标:⑴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⑵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⑶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⑷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叫结果,标准.
  6.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
  8.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1.课程实施的结构:⑴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⑵分析教学任务.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⑹组织教学活动.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13.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14.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⑴目标评价模式.⑵目的游离评价模式.⑶CIPP评价模式.
  16.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⑴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17.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18.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