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从两个案例看教师在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优易学  2011-7-1 12:52:1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在本案例中,教师不恰当的指导语影响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使学生陷入定势模式,从而为他们带来一定的成功。”〔5〕教师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指导与建议对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会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因为教师一句不恰当的指导语,幼儿可能会失去思考、创造的机会。在本案例中,制作南瓜灯环节应该是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好时机,但是教师不恰当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兴趣。教师在巡回观察时规定了幼儿只能从“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表情中选择一种表情制作南瓜灯,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不利于幼儿学习用英语表达更多的表情词汇。
  在案例二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幼儿玩“trick or treat”游戏。这是幼儿与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互动的环节,教师希望在模拟真实情景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但由于一些幼儿对游戏感到陌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只是跟在教师身边唱歌,游戏活动仓促结束。这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幼儿对隐含在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文化的感悟,导致幼儿对异国的万圣节活动感到陌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活动,体会不到活动的乐趣。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虽然具有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理念,但在将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为方面存在欠缺。案例一中,教师试图整合数学活动与英语活动,但是在制订活动目标、组织活动实施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制订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高有限;案例二的教师试图将英语活动与主题教育整合,但是未能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足以支撑英语学习的经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幼儿园缺少合格的英语教师,缺少英语与中文主题整合的课程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对幼儿的多元文化导入等都会导致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能力。
  一、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目前,一些双语幼儿园拥有专职英语教师,但人数不多,这些专职英语教师不得不轮流负责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英语活动,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不能根据各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科学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无法科学设计和开展整合双语课程。有些幼儿园从园外聘请外籍教师、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培训机构教师等来担任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很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与组织英语活动,更谈不上开展整合双语课程。他们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无法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迫切需要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是有效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幼儿园要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前教育院校还应该重视幼儿园英语教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是良好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师资源,他们既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技能,是担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合适人选。学前教育院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的培训,加强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专业学习,提供英语教法培训,锻炼学生的幼儿英语与主题活动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们成长为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幼儿园英语教师提供机会。
  二、研发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课程教材
  一些幼儿园已开始进行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尝试,但这种整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么是整合单词、儿歌、歌曲、对话等不同形式的语言内容,要么是整合各种活动方式,要么是将英语作为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一种语言补充,还难以实现科学整合。例如,在计算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英语数数,“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our class?Let’s count!”或者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用英语发口令,如“Attention! Left, right, left. Turn right!Turn left!”因此,如何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以同一主题架构中英文课程,使英语教育内容尽可能与当前课程内容相配合,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支撑,这成为研发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幼儿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生活经验开发大班的“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我喜欢的美食(了解食物的中文名称)、美食的另一个名字(学习食物的英文名称)、我会做美食、开美食中/西餐厅等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和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I like……”“Here you are.”等简单的英语对话,还可以丰富和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使英语活动和主题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然而,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不仅需要研究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各领域如何渗透,更要关注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及生活经验的连接,这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组织既懂幼儿园课程又懂幼儿英语教育的专家,带领幼儿园英语教师一起研究和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为幼儿园英语教师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英语教学活动提供载体。
  三、注意必要的文化导入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表现和承载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不脱离文化而存在的,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6〕因此,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承载的文化的了解。对于外语教学中单纯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有这样的见解:“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7〕
  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识到英语活动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让幼儿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适时向幼儿介绍与语言学习有关的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幼儿的视野。在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教师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因为“成功的双语教育表现在其教育对象拥有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包括对两种文化的协调互补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宽容”。〔8〕教师应有意识地比较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启发幼儿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诸多的相通性和特异性,提高幼儿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幼儿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幼儿多元价值观的萌发。
  参考文献:
  〔1〕〔4〕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0,248-255.
  〔2〕〔3〕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4,412.
  〔5〕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6〕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6.
  〔7〕周如松.重视西方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
  〔8〕余珍有.儿童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