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辅导:讲义第五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台作
来源:优易学  2011-6-9 10:01:0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二、幼儿园怎样家庭、社区合作
  (一)幼儿园怎样与家庭合作
  1.家园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合力的大小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完全一致时合力最大。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负有“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的责任。
  2.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家园合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家长直接参与指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共同商议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加入幼儿活动、深入具体教育环节与教师联手配合(共同组织或分工合作)、被邀请主持一些教育活动等。家长间接参与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而自己不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一般的家园联系大多属于这一类。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还存在不少错误观念,如偏重智力、技能的培养,轻视社会性发展,把幼儿的自我表达、与同伴交往、自我评价等都列为最不重要的项目。家庭教育的方法一般比较简单、盲目,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家园合作中,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可同时进行的。
  3.家园合作的方法
  我国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通过开放日、亲子游戏等让家长直接参与;通过家访、家园联系簿、家长学校等让家长间接参与。
  4.家园合作的问题

  (二)幼儿园怎么样与社区合作
  1.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幼儿园在社区中发挥自身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优势,向社区辐射教育功能,如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幼儿园,供社区的儿童利用园内的设施等。
  2.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幼儿园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应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为优化社区的文明质量做贡献,如美化幼儿园环境、提高幼儿园教师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等。幼儿园通过社区活动和园内教育活动的结合,可以同时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
  3.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结合还缺乏经验。在结合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较多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不大;打乱了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加重了教师和幼儿的负担;将与社区结合的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分离开来,不能有效地利用社区环境来深化幼儿园教育。另外,对与社区的结合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如认为幼儿园周围的社区环境不好,所以不能合作等。
  4.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注意事项
  (1)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并不是要求幼儿园在本职工作之外去搞什么大型活动,参与社区的活动也不是增加教师与幼儿负担的额外工作,幼儿园完全能将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自己的教育内容中去,二者应当、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2)与社区结合的活动一旦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将大大扩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与社区结合的活动,不仅对幼儿在德育、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幼儿在智力、科学素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4)是否能开展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社区环境条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敏锐地抓住问题,发现有教育价值的事情或现象,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同时,与社区结合可以贯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共同合作,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道路,是摆在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