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
紫癜、瘀斑、鼻衄,齿龈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
护理措施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征象:患儿的血小板<20×109/L,指导患儿休息,若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心慌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避免患儿烦躁、哭闹、挣扎及情绪紧张。
血小板<50×109/L时,实施预防止血的措施,遵医嘱给予止血药,静脉输入血小板制品,并观察药物疗效。
尽量避免肌肉、皮下注射。必须注射时应选择较细的针头,注射后局部按压5-10分钟。
指导患儿(或家属):
使用软毛牙刷或非磨损性牙膏。
检查患儿牙龈有无渗血。
禁用牙签,防止牙龈损伤。
忌挖鼻孔,禁止玩尖锐玩具,避免受伤。
避免用阿司匹林、非类固醇类药物、抗凝药等,以免诱发出血。
加强监护,防止患儿打闹、碰撞、跌倒等引起损伤出血。
重点评价
患儿是否有严重出血。
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
感染。
主要表现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护理目标
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并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鼓励多饮水及其喜爱的饮料。
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等。
体温超过38.5℃以上,予以物理、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并记录降温效果。
出汗后给患儿用温水擦干皮肤,及时更换衣服。
重点评价
患儿体温是否降至正常。
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与化疗反应有关。
主要表现
呕吐,口腔粘膜破损。
护理目标
患儿食欲增加,无恶心、呕吐。
患儿体重增加。
护理措施
观察患儿呕吐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向患儿讲明呕吐的原因,使患儿配合治疗。
做好口腔护理。口腔粘膜破溃严重者,可于餐前用普鲁卡因液漱口,以减轻进食时的疼痛,保证营养摄入量。
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的进餐环境。
指导患儿进行深呼吸和有意识地吞咽,以减轻患儿的呕吐症状。
患儿出入量不足或出入量不平衡时,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
提供患儿喜爱的食物和饮料。
将化疗安排在患儿进餐后或下午进行,减少不良反应。
遵医嘱使用镇吐剂。
重点评价
患儿食欲是否改善,食量是否增加。
患儿体重是否增加。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对疾病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
医学知识信息来源不足。
主要表现
不能正确认识疾病。
不能参与患儿的生活护理。
护理目标
家属能够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患儿及家属能讲述预防感染的知识。
护理措施
向家属介绍白血病的护理特点。
向家属讲解预防感染的有关知识。
告知家属患儿抵抗力低,作好患儿的保护工作,外出戴口罩,减少探视。
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以及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
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生吃瓜果应先清洗、消毒后方可用。
向家属及患儿解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并详细说明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措施。
如血小板<50×109/L时,减少活动量,增加卧床时间。
白细胞<2×109/L时,患儿不能随意外出。
白细胞<1×109/L时,谢绝探视,并采取保护性隔闻措施。
告诉家属不要把紧张情绪带给患儿,尽量让患儿的心情舒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点评价
家属是否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患儿及家属是否能讲述预防感染的方法。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