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贫血,虚弱。
营养不良。
主要表现
活动后乏力、虚弱、气喘、出汗。
头晕,眼前发黑,耳鸣。
护理目标 患儿随着贫血改善,耐力提高。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目前的活动程度和休息方式。
与患儿家属制定活动计划,体力不支的患儿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一般少量的活动应尽量让患儿在床旁、本病室内进行。
外出检查需要抱行或或轮椅推行。
增加患儿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静脉输血、血浆、白蛋白。
有计划地安排各项检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尽量避免患儿哭吵、激动及情绪紧张。
协助患儿进行洗漱、进食、大小便等个人卫生活动。
吃奶的患儿,喂养时宜竖抱起,或抬高头部,吃奶时间以20分钟为宜,少量、多餐,必要时喂奶前后吸氧15分钟。
重点评价
患儿活动量是否逐渐增加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卧床。
主要表现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白细胞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增高。
护理目标
患儿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病室每天通风换气,限制探视人员,白细胞过低者给予单独隔离房间。
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保持床单清洁、整齐,衣被平整、柔软。
保持口腔卫生,指导年长儿晨起、饭后、睡前漱口,避免用硬毛牙刷。
婴幼儿应加强臀部护理,预防红臀。
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预防呼吸道感染。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指导家属掌握预防感染的方法与措施。
重点评价
患儿是否有感染发生。
患儿家属是否掌握预防感染的方法与措施。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家属对疾病的有关知识缺乏。
主要表现
家属不能正确地喂养小孩。
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与护理。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