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辅导:肾病综合征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来源:优易学  2011-1-25 20:50: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其特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排尿异常:少尿、蛋白尿;②营养不足;③体液过多:浮肿;④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⑤有感染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⑦知识缺乏。
排尿异常:少尿、蛋白尿

相关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

主要表现 少尿、蛋白尿。

护理目标 患儿在住院期间小便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不需严格控制活动。

给予低盐、优质高蛋白饮食: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盐,但不宜长期禁盐。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遵医嘱使用利尿药及准确补液,必要时静脉供给白蛋白、血浆。

每周测体重2次,并记录于三测单上。

重点评价

排尿异常是否改善。

尿常规是否正常。

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食物摄入不足。

主要表现

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

食欲减退。

护理目标

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素,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

患儿食欲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了解患儿以往的进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进食时间等,以利于制定适宜的改善营养的饮食计划。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多进食牛奶、鸡蛋、水果、蔬菜。

为患儿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去除病室中的异味,及时清除患儿床单上的血迹、排泄物、分泌物等。

就餐前协助患儿清洁双手,必要时清洁口腔。

遵医嘱静脉供给白蛋白、血浆。

重点评价

患儿营养状况及食欲是否改善。

患儿血清白蛋白是否正常。

体液过多:浮肿

相关因素 体内水钠潴留。

主要表现

凹陷性水肿,先颜面部,后波及全身。

患儿体重增加。

少尿。

护理目标

患儿水肿消失。

患儿体重及尿量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

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食盐1-2g,供给高糖饮食。

遵医嘱限制液体及饮食摄入,总量控制在前日尿量加生理需要量内。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浮肿严重时,每天定时测量腹围、体重并记录;浮肿消退后测量体重,每周2次。

遵医嘱给予利尿药。

尽量避免免肌内注射,如必须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后按压针孔至无渗液为止。

重点评价

患儿尿量是否正常。

水肿是否消退。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水肿。

低蛋白血症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主要表现 皮肤破损、渗液。

护理目标 患儿住院期间保持皮肤完整。

护理措施

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

垫棉垫于骨隆突处,如外踝、足跟、肘部等。

小婴儿应保持手心清洁、干燥,手心垫小方纱布。

协助患儿活动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及时更换床单、衣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渣屑。

阴囊水肿者,给予丁字带托起,并用33%硫酸镁湿敷阴囊。

剪指甲每周1-2次,避免患儿抓破皮肤。

重点评价

患儿皮肤有无破损。

患儿主要受压部位(骨隆突处)皮肤有无发红、损伤。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应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低蛋白血症,水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主要表现 发热,白细胞总数升高。

护理目标 患儿在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