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第三章: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1、何为“中人”?“中人”的标准如何界定?
统一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称为“中人”。按新老办法平衡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
2、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设置的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过渡性养老金(1):对未建个人账户的年份设置系数1.0%--1.4%的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系数*未建立个人账户的年限
设置过渡性养老金后待遇仍偏低、无法实现平衡过渡的地区,可再增加一块过渡性调节金,具体数额由各地实际测算后确定。
中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中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系数/120(个人账户放大方式)
3、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统一的标志性文件是哪一个?文件主要在哪三个方面统一了制度?**P59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三个方面统一了制度:1、统一和规范了企业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2、统一了个人帐户规模。3、统一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4、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55
随着改革深入暴露出一些问题(1、多种养老保险办法并行,制约改革进程。2、部分地区保险水平高,企业和国家负担沉重。3、基金统筹层次过低,调剂能力弱,少数离退休人员生活难以保障。4、覆盖面较窄。),集中矛盾是基本制度不统一,管理分散化,需要尽快统一全国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的必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1、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2、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的迫切需要。3、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4、是社会保险制度走向法制化的需要。
5、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三个里程碑。**P57
一是:《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于1991年,提出保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衽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原则;确定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两金合并调剂使用的筹集模式;明确国家劳动部和地方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管理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工作。
二是:《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发布于1995年。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化。具体形成两个实施办法。
三是:《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于1997年,统一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6、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什么?**P58
到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奖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贯彻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和效率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分开、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基本生活等原则,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要把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7、现代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包括哪几部分?**P69
(1)覆盖范围(2)退休年龄和享受条件[正常情况:男60,女50,女干部55。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工作,男55,女45。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男50,女45。]享受条件[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参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个人缴费满15年。](3)待遇项目和待遇水平(4)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部分积累模式。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费由国家、企业、职工三方负担。企业缴纳比例一般不超过20%,包括划入个人帐户部分。个人缴纳比例1997年不低于本人缴费工资4%,98年起每2年提高1%,最终达到8%。]征集方式:一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二是税务部门代征。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严禁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5)养老金的支付方式(6)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含义是:每年或定期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以使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适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1995年开始调整机制,按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
8、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几种主要形式。**P75**
(1)委托银行发放;(2)通过邮局寄发;(3)社会保险机构直接发放;(4)依托社区发放;(5)设立派出机构发放。
9、统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统一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新人),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以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缴费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统一制度实施前已离退休的人员(老人),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法。
统一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
10、如何加强基金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严禁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债和存入专户,严禁投稿其他金融和经营事业。社保机构的管理费用由同级财政拨付,不再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
11、养老金享受条件?
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需具备三个条件:(1)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且参保;(2)达到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3)个人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解除养老保险关系。
12、基本养老金调节机制?
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其基本含义是,每年(或定期)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以使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适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1995年开始我国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按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
正常调整机制的原则:1,调整范围:截止到上年度已经离退休的人员,本年新退休人员执行当年调整机制。2,调整幅度:一般为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60%,并坚持向退休时间早、待遇水平低的群体倾斜的原则。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