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个人爱好特长和未来发展填报志愿
主持人:这三条路,我们所说的大部分选择的可能还是第一条。但是现在真的有很多考生,包括考生要结合家长的意见,包括有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这个志愿该怎么填。
管卫东: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记得每年都有填报志愿的专家来说这件事。我教的专业也比较多。
现在目前为止,专业分得越来越细,方向也越来越专业化。这个专业要想真把它拿下,可能需要了解各个专业最终读完这个专业,毕了业之后应该干什么,或者能干哪个方面。
我一般是这个建议,分为几种人,第一种是专业方向极为明确,这种人找一个专业,找匹配的学校就可以了。第二种人是犹豫,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是完全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很感兴趣。
主持人:这种人是占大多数。
管卫东:可以这样,把什么东西都合上,把眼睛闭上,问自己我最喜欢什么,瞬间说出来,说出来之后,然后看看与它最贴近的是哪个专业,然后你可以去选择这个专业。但进了大学里面,大一的时候,在读这个专业的同时,要快速地去了解所有专业,然后从中找到一个可能在毕业之后更加适合的去读二专,这是第二种人较为贴近的选择。第三种人是这个概念,他觉得读什么都无所谓,确实现在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所干的活,99%的人和大学读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在大学这也是正常的,大学本来就不是教大家知识,大学是给你提供一个环境,让你能够从中获取到你想要的东西,让你构建一种综合的能力。如果是这样的人,我建议他去选择一个能够不至于被大量的课程压死的专业,让自己可以多读很多书,多跟教授沟通,多去跟教授做一些论文,这样也挺好。
所以从这三条路选择自己的方向。
展望未来:新课标对高考的影响
主持人:您也给我们报志愿的这些考生又分了三类,提供了很多他们可以参考的东西。
我们还要谈一谈,今年的高考就这样了,包括没有结束的那几个省的考生,明天还剩一门,考完也就结束了。底下再报志愿,也是针对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有的放矢地这样去做。我也了解到,我们现在电脑前还有很多不是今年的考生,可能是高二的学生,或者是高一的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也在关注我们的节目。他们有这样一个问题,明年的考试该怎么考,特别像北京,包括广东这样一些地方,您刚才也提了,正在进行教改,新课标的改革,这个改革会对我们的高考有什么样的影响。
新课标的第一年不会有惊人变化
管卫东:从我现在所知道的情况,如果做第一年做新课标改革的话,大家只能高兴,而不要有任何担心,因为每一次所谓的新课标改革,它只是把那个东西换个样子,而换个样子之后,那个题的难度比不换之前的难度是小很多的。它要往难里出,前提必须要整个出题的战略方针要有大的调整,是完全适合新课改的方向之后。但是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来,所以我觉得首先在复习上,我是这么建议。
第一,心态上讲,先不要做任何担心,它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
第二,大家必须要精确地把握这个定义,所有这些考试全是定义的问题,定义是否弄准了,对你做题本身有很大影响。只是定义,课本上就一句话,这一句话老师在上课时会把它展开成很多的概念,对你而言是完全理解,而不是背出来。我记得去年我上课的时候,做数列变形,当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字,我说教你们一个基本的变形道理就可以了。有学生问我,我看参考书上写有六个特征,把它记住不就行了吗。我说第一,你记住它是浪费时间,第二,记住它是只能套,第三,并不能涵盖全部,第四,考场上去套的话,难题做不了,第五,本来这些所有东西都来自一个道理,就是练会这个思想,变形的基本道理就可以了。
就是我们课本或者没怎么写,参考书上会写了一堆,但是要听老师了,老师会帮助你从课本从厚读到薄,参考书是从薄到厚此。什么样的人能考高分呢,考前觉得没什么复习的,基本上都很清晰,这是对的。而不是大脑中一堆东西。那次有个考生考前问我,FX这样做出来的。我说拜托,快考试了,你能不能学会一件事,把你的全部精力关注考题可以吗,不要关注你所背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复习上,定义极为重要,是至关重要的定义点。第二,由于孩子确实存在题目读得不对劲的问题,孩子最好尽早地把07、08、09年的高考题做出来,把意思读错的题都画出来,标记出来看看自己是否存在语言理解性障碍,这个障碍不是知识也不是思维,是整个多少年的中文体系,如果有的话,就需要这一年号好跟着语文老师把定义弄准确了。千万别因为中文的理解不对导致做错。
主持人:我想起来昨天语文老师说,现在很多学科的老师都来找他,都是语文出了问题。
管卫东:对,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今天我花大量时间把它讲解出来概念。等于同样一个语言,假如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咱们两个对汉字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剩下的点,像知识这块,可以这么说,根本不需要找参考书。可能有网友会觉得我是高中老师,所以我为高中老师说话,不是的,其实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有编制的老师,但是我希望诸位网友你们听我一句话,尽管管老师也是一个培训机构老师,但是我希望诸位好好听本校老师的讲解过程。因为实际上这些知识点,老师的讲解过程比你看的参考书好得多,但他们总是觉得免费的不珍惜,老想花钱的参考书的概念,听老师去讲解知识,但是除这个之外,题目该怎么做呢,要多做总结,要随时总结出来规律的方式变化。
整个复习的90%和以前是差不多的,除非是高考大改,那样是管老师最喜欢的那天。比如题就不这么出的,就只出10道大题,一题15分,有的题是固定讲思想的,有些题是没有固定的题目,比如给你一个方向,要求你做研究性的东西,把它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才真正地把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出来。这不是竞赛,只不过是考得更加高明的综合方式。
咱们现在做教改的方针应该是有往这个方针想的趋势。我相信应该能见到这一天。这样的话,高考选拔的人才才是真真正正的动量之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