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卫东评09年高考试题:难度稳中降低 命题缺乏亮点
来源:优易学  2009-6-8 23:26:10   【优易学: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全站文章页内部300*250广告位

管卫东: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管老师将就他对近年高考整体的印象,以及考后考生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新课标改革之后,考生应该怎么去面对高考,面对一个什么样的高考这样几个问题跟网友进行互动和交流。

管老师也是腾讯的老朋友了,连续几年来腾讯作客聊高考。

和以前不同的是,往年您都是以一个特殊高考生的身份来参加,但是我刚得知您今年并没有参加高考,为什么呢?

管卫东:以前是我自己去亲身体会一下高考中的紧张度。今年一年我做了一个教改,是在深圳中学给他们代一个普通的班,教他们数学、物理等三科。我是想把我的经验传达给学生。今年的高考我不是主角,是我这帮学生们,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主持人:今年虽然您不是考生,但是您和09年高考依然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管卫东:没错。

09年高考难度:难度稳中降低 命题缺乏亮点

主持人:就您现在看到卷子的情况,包括您学生对您的反馈,整体是什么印象?

管卫东:先从好的方面说,它和以前07、08年的考卷基本难度上持平,区分度也是持平,导致没有太多难题、偏题、怪题。大多考生只要紧跟老师思路,把基本定义拿下,都能获得满意的得分点。

但是我想今天说点和大众言论不太一样的概念。咱们现在已经进入新课改,新课改不只是课程在改,包括老师的上课方式,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后包括考试方式。我觉得课改有了以后,老师的上课方式有了一定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很多思维方式也在变化,但是我觉得现在考试本身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现在尽管说的是课改,可是在各个地方的考试,对比一下发现课改之后的知识点和课改之前的知识点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把考题只简单地做了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上的变化。而这个变化说实话,并不能够完完全全体现国家想需要走的概念,就是素质和应试结合在一起。当没有这个变化的时候,其实没有灵活度的考法。这么多年咱们一直提倡不要题海战术,但是高考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些人题海战术是有效果的。对这个改革,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完全看到卓有成效的成功点在哪。尽管高考本身在延续上的过程还是保持一致的。

这可能也和到底选拔什么样的人才,高考的指挥棒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有关系。毕竟是国家的统一安排,以及各学校自己独特招生的问题。从高考的角度,我把题看了一下,我觉得这个题目本身基本上没有什么难题。基本上延续的是难度稳中降低的感觉。

新课改涉及到的知识点,考得都很简单

主持人: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是高考辅导专家,您现在又是高三的老师,您又连续三年参加高考,您是高考第一人,在您看来卷子当然很简单。

管卫东:我其实不是以我的角度说的,是以学生的角度来说的。昨天考完数学之后,我班上N个学生给我发了短信,其中一个学生是这么说的,我首先在考场上明显感觉到,在考场的状态下,我的微小错误会放大化,但是我今天感觉到了,我杜绝了,我很开心。另外一个学生说,今天考得非常之顺利。这是两个学生的感觉。我看了广东卷的考题,它的题目本身,在出题中确实有一些新课改的知识,但是只是了解到就可以了。像有这么一道考题,是考概率的,只要你知道那个意义的定义和方程的定义,那个题是很容易做出来的,只要课本看了就没有问题。

这次考试对程度高的考生不利

包括最后一题,有两个学生跟我说了,数学的最后一题轻松拿下。这是广东卷的学生。我这里还有很多外省的学生,有一个学生跟我联系过,他说数学感觉做得不错。当然没有细说到底什么样子,因为毕竟昨天还没有考完,他就没有细说。现在我只是知道局部的情况,并不知道整体过程。但是毕竟题目反映的情况是,只要这个孩子踏踏实实地在学校听老师讲基本定义,就可以出得来。尽管数学应该是以思维为主的,但我不认为这份卷子真把思维体现出来的,现在所考的思维是非常常规的思维点,只要跟老师做了题,对某些聪明的孩子而言,可能十套题之内,这套卷子的全部题就可以拿下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卷子出得对什么人不利,在考前我跟学生说过,我自认为对一些学得特别好的学生不利。

可以举个例子,在今天考完试之后,当时我们班有几个学得好的特别郁闷,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这个题出得这个样子,我觉得我周围任何一个人都有考145的能力,这时我具备的优势能了。我说这个没办法,现在高考的整个方向是在往这个趋势走,把人完全区分开的难题,或者体现你思维的题比例并不高,最多也就一道题而已。在这一道题的情况下,你只要其他题稍微马虎的话,可能还不如仔细的人。现在高考给我什么感觉呢?知识重要吗,重要,思维重要吗,也重要。但是有另外几大块东西是现在大家所忽视的。

因为这些忽视点,老师并没有忽视,但是在整个课程的教学里,包括一些教辅,并没有把它提到日程上来。现在教辅都只是把知识列了一遍,有些是把题目讲了一遍,或有的地方是把分类讲清楚了。这些都对。假设这些是高考的大范围,那么书或教材只把其中一半讲了,另外一半是让学生自己复习了,但是这一半让学生自己复习是不对的。这一半里有一堆东西,传统来讲是学生自己的底子问题,什么是底子呢,作为老师要把这部分调整过来。

首先是这样的概念,有人老说马虎,可是马虎其实不是真正马虎,它是来自于一个人在某一种状态之下,他的思维的跳步过程,这些跳步过程如何解决,我们不能摔给学生自己。近几年我在教课体会最深的一点,像我的普通班,和重点班我做了对比,其实是底子不一样,但这个底子根本不是知识点和思维的底子,因为这些底子老师在经过一年复习之后,一定能全都弥补了。

什么不一样呢?我打个比方,我有个学生写了一个作文题目,叫在遭遇中成长。我们班语文老师说这句话对吗,他说挺对啊,他说如果我在逆境中成长可以吗,老师说可以,那在遭遇中成长为什么不可以呢。咱们的孩子从小学的时候接触了大量的音频、视频,很多语言是自身的需要,所以导致语言本身并不满足非常标准的语言方式。但是那个时候他们接触了以后,并没有完成引导。等到高考的时候,我们班做物理题、语文题、英语题、综合题,都存在如下情况,题目读完之后他读懂了,但是他理解的意思跟题意不是一个意思。这就属于另外一个大块,这些学生在高中所需要的精确的语言表述体系点,这个摔给学生是不够的。

有很多东西,除了知识和整个的全部思维之外,另外的那么一块,有很多点应该是提到老师的日程上来,毕竟现在考试考的就是题目并不太难,咱们能不能教得学生全都做对了,是这个内容。所以我觉得,这个高考本身也是给了我们一个指挥棒,在这种复习上,就该不要再靠难题,可能对考清华北大的学生,要靠最后一题,要增加一个变形体系就全部能拿下。我私自认为,现在高考目前为止的趋势,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对大多数学生的复习方向起了很好的指导性方向点。但忧的是我觉得,和教改的方针,我不认为是完全一致的。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高考文章页课程列表页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高考文章页底部广告位

热点资讯
文章页330尺寸谷歌广告位
计算机文章页资讯推荐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