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成人专升本毛泽东思想最新复习笔记2
●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点,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使用思想理论这个概念。
2、群众路线: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国GCD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群众。
3、独立自主。
● 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一者三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围绕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举例,如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实现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带领中国GCD实现革命的成功。
●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发展史角度)
一般理论 国情特殊 两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中国革命角度)
中国GCD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解决了一些民主革命中的问题
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向导(建设启迪)
●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地科学体系。
2、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分开来。
3、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开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完全形成)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骂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是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障碍。
骂封建统治: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联合专政。
骂封建经济: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
说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但是在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没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不平衡,不统一:政治经济不统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人民贫困,不自由:中国人民经济贫困,政治上不自由。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两个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整个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位)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最终目的)
● 中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
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一幕)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两大目标提到了全新的高度。
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摆脱改良主义思想之第一人。
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2年元旦,成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
●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了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说明了:阶级革命需要新的领导力量、需要探索新的政权形式、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需要→失败→危机加深→新的出路
必然性: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趋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向政治斗争发展。
思想: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
●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彻底不妥协,反帝反封建。
工人阶级起决定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主导力量。
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中国GCD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中国GCD产生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GCD产生的思想基础。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GCD的正式成立。
中国GCD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避免资产主义前途,为实现社会主义前途提供了可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我是首要问题。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最主要敌人(民族革命)。
帝国主义势力是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影响了民主的独立和政治的进步。
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中国长期的混乱。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对象(民主革命)。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中国的主要工具。
封建剥削制度为中国军阀专制统治提供了便利。
封建主义影响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和经济的现代化。
官僚主义也是革命对象之一。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领导权的不一样,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无产阶级领导?
资产阶级天生软弱。
无产阶级具有革命性最强、压迫最深、分布相对集中、与农民有天然联系等特点。
时代决定:是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无产阶级是通过中国GCD实现。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关键。
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实行独立自主、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实施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A、人数多 B、具有革命积极性 C。工农联系 D、军队来源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就民族资产阶级的总体而言,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表现出反帝反官僚军阀的积极性。但经济和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割断经济上的联系,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根本性质,既革命对象相同。
革命的基本动力相同。
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权),人民大众的(动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