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警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之“怪现象”
来源:优易学  2013-7-16 10:30:59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推进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让人忧心忡忡。  笔者曾担任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审会的评审人员,也做过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耳闻目睹了诸多社会实践之“怪现象”,列举如下,希望能够引起关注。  “怪现象”之一:内容雷同,项目“扎堆”。很多项目的主题、内容基本一致。例如支教依旧是社会实践的“主流”项目。许多支教活动的组织者未能从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策划支教方案。缺少前期调查,与接收单位缺少事前沟通和交流,难免会给活动接收单位带来种种麻烦。有的支教内容仅仅是课堂内容的再现,无疑变成了变相的暑期“补课”。  “怪现象”之二:追求媒体效应,活动走过场。笔者在评审会上看到几乎每一支队伍都联系了媒体对实践项目进行报道。一位学生也向笔者反映了他的苦恼:“实实在在做方案、搞活动的人还没有联系媒体的人多。媒体甚至要求我们给他们摆动作,做样子,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有的实践项目是去地方调查某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某些地方未能很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担心学生将其曝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颇为“重视”、“关注”。如果社会实践队伍下基层与官方、媒体过于亲密,对大学生调研过程中的中立身份不利,老百姓也会有看法。  “怪现象”之三:追求短期行为,搞“游击战”。很多实践队伍与接收单位未建立固定的业务联系,临时性的活动多,长期性的实践活动少,大大减弱了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很多实践队伍追求面广,今年去贵州、明年去青海、后年去云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几天的时间简单地参观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热热闹闹,平时不抓不问变得冷冷清清。这样未免让接收单位觉得社会实践活动本来能够借助大学生的力量“下马种花”,谁知变成了“走马观花”。  还有许多深入边区、民族地区的实践项目,实践队员充满热情,但准备却不充分,盲目地认为民族地区非常落后,摆出一副先进文化代表的姿态去对当地的群众进行所谓的“扶持”工作。在笔者看来,完全是“好心办坏事”。  笔者无意否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只是衷心希望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的最基层,真正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积累经验,多写出像清华学生李强《乡村八记》那样的好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