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的形势,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困难。各级领导要继续提高认识,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两基”工作“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2、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推进“两基”工作。 在九十年代以来,贵州省“两基”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率已上升到91.8%。但从全省看,剩余文盲绝对数还有157万,如果考虑新生文盲和复盲现象等因素,文盲数量还有可能增加。由于贵州省经济、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性,这些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扫盲工作的难度很大。同时,这些地区由于自然灾害、农业欠收等原因,导致学龄儿童入学率较低,辍学率较高,产生新生文盲的现象尚未完全杜绝。此外,已经“普初”正在进入“普九”攻坚阶段的县,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十分突出。希望贵州省各级政府及教育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译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认识,统一到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上来。把扫除文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制定新举措。继续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推进“两基”工作。 3、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紫云县在汇报中反映,由于县财政紧缺,不能及时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九八届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是采取“聘用”方式到学校任教,聘用工资是,师专生每人每月19O元,中师生每人每月170元,无其他任何补助。由于教师待遇过低,造成教师大量外流,以致一些边远贫困村寨小学聘用大量“廉价”代课教师。有些代课教师的素质较低,其学历仅为初中或小学毕业程度。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希望贵州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和师范类毕业生到这些地方任教。对代课教师的资格、聘任、管理、待遇等问题,要及时制定有关政策。 4、要继续保证对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投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些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率较低,直接影响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开展。相当多的学校多年来没有得到由财政划拨一分钱的办公费,使学校难以维持正常运转。教师的待遇也较其他地区低,从而导致一些骨干教师外流。希望贵州省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两基”工作的经费投入的规定和政策,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两基”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并管好、用好。 5、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障监督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决定》要求,切实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并赋予其“督政”职能,充实、优化教育督导队伍,配备必要的经费和办公条件,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的职能。在“两基”、扫盲的督导、评估、验收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标准,同时鼓励推进,促进“两基”工作健康发展。 教育部赴贵州省扫盲工作调查组 二〇〇〇年七月二十二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