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2006)
来源:优易学  2011-10-15 14:30:0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第十一条 金融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类别。 

  第四章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第十二条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第十三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二)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三)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四)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五)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七)投资支付的现金; 

  (八)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九)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第五章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第十四条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第十五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二)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三)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四)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五)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六)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第六章 披露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至少应当单独披露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下列项目: 

  (一)资产减值准备;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三)无形资产摊销; 

  (四)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五)待摊费用; 

  (六)预提费用; 

  (七)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 

  (八)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十)财务费用; 

  (十一)投资损益; 

  (十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