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辅导:债务重组中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来源:优易学  2011-5-8 17:42:2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三、以债务转换为资本清偿债务时处理的不同
    1、债务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制度、准则规定,债务人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而《办法》规定,除企业改组或清算另有规定外,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债权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时,会计上要求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而税务上则要求债权人应将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该项投资的计税成本。因此会计上要求债权人不确认损失,税务上也未规定债权人确认损失。
    [例3]A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800万元,乙公司无力偿还。A公司同意B公司将其每股面值为2元的300万股普通股股票抵债,若股票每股市价为4元,债务人B公司的会计上确认资本公积为200万(800-600),税务上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所得为400万元(4×33-800),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债权人A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800万元,而在税务上确认的计税成本为1200万元,计税成本比会计成本多4000万元,需待投资处置时作纳税调整,本期不需作纳税调整。
    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时会计与税务处理的不同
    以修改其他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如果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大于未来债务金额,债务人应将重组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至未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未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作为当期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未来债务金额,债务人或债权人在重组日均不作账务处理,将来债务人多支付的金额,即加息部分计入“财务费用”;债权人多收到的金额,即利息收入冲减当期“财务费用”。如果债务人涉及或有支出的,应将或有支出包括在未来应付金额中,或有支出实际发生时,冲减重组后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结清债务时,或有支出若末发生,应将或有支出的原计金额作为资本公积;债权人涉及或有收益的,不应将或有收益包括在将来应收金额中,在或有收益收到时作为收到当期的收益处理。而《办法》规定,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将债权的计税成本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损失。
    [例4]2000年6月30日A公司从某银行取得年利率10%、三年期贷款800000元。现因A公司财务危机于2002年12月对日进行债务重组,银行同意延长到期日至2006年12月31日,利率降至7%,免除积欠利息200000元,本金减至600000元,但附有一条件:债务重组后,若A公司自第2年起盈利则利率回复至10%,若无盈利,仍维持7%,假设银行未对该贷款计提呆账准备。债务人A公司相关处理如下:
    (1)A公司2002年12月31日,根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上确认的资本公积为178000元,将或有利息支出54000元[60000×(10%-7%)×3]包括在未来应付金额中。而在税务上,根据权责发生制规定,应在费用发生时确认扣除,不应将或有利息支出54000元包括于未来应付金额中。A公司应确认2002年度债务重组所得232000元[1000000-600000×(1+7%×4)],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若A公司自重组后第2年(2004年12月31日)起盈利,则债务人A公司2004年至2006年利息支出分别为60000元(600000×10%)会计处理是冲减已确认的未来应付金额中利息60000元(包括7%利息及3%或有利息支出);而税务处理是除冲减已包含在未来应付金额中7%利息外,还应确认利息支出18000元[600000×(10%-7%)],应调减2004年度至2006年度的纳税所得额。
    (3)若A公司自债务重组后的第2年仍没有盈利,则债务人A公司2004年至2006年利息支出分别为42000元(600000×7%),会计处理是冲减已确认的未来应付金额中利息42000元,待2006年债务结清时,将未发生的或有利息支出54000元(18000×3)计入资本公积;其税务处理为对2004年至2006年度的纳税所得额不作纳税调整。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