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预习辅导:货币与金融(五)
来源:优易学  2010-1-26 12:46:1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货币供给

  学习要求:

  1、掌握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概念

  2、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

  3、掌握我国货币层次划分

  4、掌握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和信用扩张、存款派生机制

  具体内容: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1.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分为:

  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2.货币供应量:是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供应量在数量上就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两者呈一一对应的关系。

  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 =流通中现金

  (2)M1= M0+银行活期存款

  (3)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

  M2是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例题8:2006年、2008年单选题】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

  A.收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可得性

  【例题9:2005年单选题】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财政存款

  【例题10:08年多选】根据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属于M2而不属于M1的有()

  A.银行活期存款

  B.银行定期存款

  C.流通中的现金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E.股票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