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经济学》重点总结
来源:优易学  2011-10-25 17:33: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14、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

  ①税收和补贴政策

  ②合并相关企业

  ③明晰产权

  15、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主要有:

  ①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

  ②对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控制

  ③制定反托拉斯法,对垄断厂商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七、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

  单选:

  1、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

  2、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3、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

  4、奥肯定律所表明的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互补性或一致性。

  5、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6、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如果政府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8、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多选: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应被限定在如下一些方面:

  ①调节收入分配和进行资源再配置

  ②制定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

  ③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

  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资源流向

  10、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 )的调控方式。

  ①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

  ②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

  11、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是:

  ①提高经济效率

②实现社会公平

  12、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是:

  ①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②充分就业

  ③稳定物价水平

  ④平衡国际收入

  1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实现充分就业

  14、为了减少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采取贬值本国货币的方法以刺激出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会导致国内:

  ①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机会增加

  ②价格水平上升或出现通货膨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