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统计内容提要及主要考点(一)
来源:优易学  2011-1-7 8:23:1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2.离散程度的测度

  标准差:各变量与其均值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它是数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是主要使用标准差。

  例:一组5个数据, 1、2、3、4、5,求其标准差。

  解:先求均值等于(1+2+3+4+5)/ 5 =3;

  再求离差,分别为:(1-3)=-2,(2-3)=-1,(3-3)=0,(4-3)=1,(5-3)=2。

  离差平方,分别为:4,1,0,1,4。离差平方和等于4+1+0+1+4=10

  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10/5=2,所以方差为2

  把2开平方,即得标准差。

  离散系数: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其作用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上例中,离散系数等于2的平方根除以3。

  单选(2004年试题):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

  A,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B,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9倍

  D,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答案:D

  解析: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应该用离散系数。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20),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38),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要大一些。

  多选(2005年多选)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

  A.加权算术平均数

  B.简单算术平均数

  C.极差

  D.众数

  E.中位数

  答案:ABC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