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实践与发展趋势展望
来源:优易学  2011-11-17 10:18: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过渡时期计价模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产物,首先是因为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虽然投资主体已经多元化,但政府性投资或国有企业投资(含国有企业控股投资)主体仍是最大的主体。出于对国有投资实施控制的考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这种融合了计划与市场两种色彩的折衷方案迎合了政府中计划部门的需要。其次是因为出于保护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需要,出于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也出于国有企业三年解困大目标的压力,地方政府不得不保护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而这种折衷方案——过渡时期的计价依据,在编制标底时,通过评标时所谓上下不许越过某一限度,就使竞争压力大大降低。因此,过渡时期的计价模式和计价依据在内陆省市肯定是会有一定的生存基础和空间的。但是,由于我国改革 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同时我国加入WTO步伐加快,一旦加入就将迫使我国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轨道,而全球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所以这两方面的压力,将迫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最终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并且可以预见将在一个不远的将来迅速放弃上述过渡时期的计价模式。

那么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全国制订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且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之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BOQ),各投标单位(承包商)根据自己的实力,按照竞争策略的要求自主报价,业主择优定标,以工程合同使报价法定化,施工中出现与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不符合的情况或工程量发生变化时据实索赔,调整支付。

这种模式其实是一种国际惯例,广东省顺德市已于2000年3月起将实施这种计价模式,它的具体内容是:“控制量,放开价,由企业自主报价,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

顺德工程造价=实物工程量×综合单价+开办项目+税金

实物工程量:按照施工图,根据《顺德市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量;

综合单价:指完成工作项目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一般施工机械费用、企业综合管理费、企业利润、风险金;

开办项目:指完成工作项目所需施工配套而发生又不形成实物工程量的费用(施工现场配套措施费);

税金:即印花税、建安企业营业税。

顺德市的改革可能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工程计价模式的始作俑者。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该认识到建立崭新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工程计价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必然,早认识到这一点早主动,否则会陷入被动的泥潭。

四、项目管理发展的趋势向一般管理渗透

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项目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单件性、一次性。一般管理的对象是连续性的,批量性的生产。二者截然不同,但现在出现了项目管理向一般管理领域渗透的趋势。

渗透现状

最近几年,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全面的企业运作,即“按项目管理”的观念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且十分有效。按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在企业所有项目(无论大小)上的综合应用,并冲破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界限。按项目管理意味着项目观念渗透到企业所有的业务领域,包括市场、工程、质量管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业务管理等。项目管理者参与需求确定、项目选择、项目计划直至项目收尾的全过程,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越来越需要既能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价格又相对低廉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最新的生产方式批量客户化生产方式(Mass Customization:MC)和敏捷制造生产方式(Agile Manufacturing:AM) 。批量客户化生产方式既具有大量生产方式的高效率、低成本,又能够像单件生产方式那样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显然,批量客户化生产方式具有项目的特征。敏捷制造生产方式是一种能够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生产方式。敏捷制造方式的创新就是为了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企业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还需要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当企业得知客户的需求,而仅凭自己本身无法完成这个项目时,企业可以通过全球信息网络,迅速从本公司和其他公司选出各种优势力量,形成一个临时的虚拟项目团队,来共同完成这个项目。项目完成后,虚拟团队解散,各公司再重新组合承接其他项目。敏捷制造方式就是项目组织方式的一种典型形式虚拟组织方式。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现在已经全面扩展到一般管理之中,一般管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项目管理特色的管理方法。

渗透的推动力量

项目管理与一般管理相互渗透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企业需要提高竞争能力来应付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而竞争的决定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行业增长。该行业是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行业的快速增长能够缓和该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固定成本。产品的固定成本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

产品差异。独特的产品始终是竞争制胜的法宝和无形的壁垒。

竞争所需的信息。

那么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获得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战略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濮滅弶鑰佸笀锛氫腑鍗楁灄涓氱鎶€澶у鍦熸湪宸ョ▼涓庡姏瀛﹀闄㈢澹€傚骞翠富璁�"宸ョ▼閫犱环绠$悊"鈥滃缓璁惧伐绋嬪悎鍚岀鐞嗏€濈瓑璇剧▼鍐呭鈥�璇︾粏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