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施工企业定额
施工企业定额是各施工企业在正常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技术专长,施工设施配备情况,材料来源渠道及管理水平等所规定的为完成单位工程实体所消耗的各种人工、机械、材料和其它费用的标准。它应该能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水准和经营水准,是企业确定工程成本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二、施工企业定额现状
1、施工企业仍在沿袭使用行业定额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基本上是从前苏联全盘引进的,这套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表现形式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规定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预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这就形成了行业定额或地方定额。
概预算制度是以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活动为前提的,企业并不是实际的经济实体。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里,概预算制度为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对项目投资进行预测和控制,传统会计记帐式的事后管理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僵化的一面而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行业定额不能反映建筑企业的个别水平
行业及地方定额只反映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不能真实反映各建筑企业的个别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水平,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投标降造的方式不能体现企业的个别水平
投标报价采用将造价降低几个百分点的做法并不科学,首先,整体降低的结果是将所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降低了相同的幅度,而事实上,企业的优势并不是在每个环节上都是一致的,降造并不能反映个体的实际水平。所以企业只有采用自己的企业定额进行编制测算,否则将无法衡量降造的幅度是否合适。
4、投标中使用和确定的价格很难在项目实施中有效应用
采取降造的方式人为地将工程总造价降低,项目一旦中标,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造价管理的问题。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定额水平编制内部预算,而投标时的预算此时便失去作用,这种两层皮的现象既增加了投入,又为后续的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而在国外,这两项工作是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在法国,施工单位在确定投标单价时,基本上都要对每一工程项目做市场调查,连材料单价也因使用量不同而有所区别,劳务费用也不尽相同,越是大型项目,劳务单价越高;机械单价因使用时间和折旧期不同而不同。法国没有统一的定额,一向是以已建的各个工程积累的数据做参考。大公司因业务分工较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定额。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