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定额的制定与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工程量计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不断加快,作为施工企业,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必须及早更新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成熟有效的价格体系,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建筑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施工企业如何结合本企业特色和经营状况编制自己的一套企业定额,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施工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
1、平均先进原则: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水平,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应能够反映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有利于降低工料消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达到鼓励先进,勉励中间,鞭策落后的水平。
2、简明适用性原则:企业施工定额设置应简单明了,便于查阅,计算要满足劳动组织分工,经济责任与核算个人生产成本的劳动报酬的需要。同时,企业自行设定的定额标准也要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四个统一”的要求,定额项目的设置要尽量齐全完备,根据企业特点合理划分定额步距,常用的对工料消耗影响大的定额项目步距可小一些,反之步距可大一些,这样有利于企业报价与成本分析。
3、以专家为主编制定额的原则: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要求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与管理知识全面,有一定政策水平的专家队伍,可以保证编制施工定额的延续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4、坚持实事求是,动态管理的原则:企业施工定额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确定工料机各项消耗的数量,对影响造价较大的主要常用项目,要多考虑施工组织设计,先进的工艺,从而使定额在运用上更贴近实际,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使工程单价真实反映企业的个别成本。
此外,还应注意到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更新,不同的工程,在不同的时段,都有不同的价格,因此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还要注意便于动态管理的原则。
5、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还要注意量价分离,独立自产,及时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原则。
(二)施工企业定额编制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1、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依据主要有: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图纸,标准图集,企业现场施工的组织方案,现场调查和测算的具体数据,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情况。
2、企业施工定额编制的内容:
为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要求,企业施工定额应包含工料消耗定额与间接费定额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定额编制时应考虑全省统一基础定额的水平,同时更要兼顾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一个切实可行,事实求是的企业计价定额。
(1)工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工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可采用现场观测,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用已有定额换算等方法。
其中:人工消耗量定额的计算方法:定额人工=基本用工+其它用工;其它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材料用量消耗定额由净用量与损耗量组成,分为主要材料用量和周转性材料用量;
主要用量=净用量+损耗量
周转材料摊销量使用=一次性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机械消耗量:是指在合理使用机械和合理施工组织条件下,由工人操作机械时,机械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即台班)数量的标准。其中人、机共同工作8个小时称一个台班,在测算过程中,还要考虑保持机械的正常生产率和工人正常的劳动工效。
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台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幅度差系数
其中:机械一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
此外,对于租赁机械的台班单价,应根据机械的租赁市场价格通过分析综合确定。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