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融资经济效益
来源:优易学  2011-12-3 15:00: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融资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筹措的资金给融资者带来经济上的效益。是融通资金所创造的价值扣除融资本息及其他成本后所得的纯收益。即融资的正杠杆效益。
融资是为了经营,只有在偿还本息后可以获得一定价值增值,融资者才会去筹措这笔资金。而且只有从其价值增值中扣除了需偿还的债务本息及筹资成本后有余下的部份,对筹资者才有实际经济意义。因而,融资经济效益正是指的这部份纯收益。
由于资金的融通一般是在项目投资前或投资过程中发生的事先行为,因而,融资经济效益分析是筹资方案的财务分析,是整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重要部份。
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专用于融资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1规模效益分析法
资金筹措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经济规模。这时的效益称为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分析法通过预期融资利润率与筹资成本率的比较,来反映这种规模效益。
预期融资利润率=预期税后利润÷融资额×100%
筹资成本率=筹资成本额÷融资额×100%
显然,预期融资利润小于筹资成本率,说明筹资额尚未达到一定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筹资方案不可取。
2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是指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收益额与净现金负债额之比,只有比值大于1,即项目的净现金收益大于净现金负债额,投资方案才是可取的,其算式如下:
成本效益指数=净现金收益额÷净现金负债额
式中:净现金收益额是由融资而带来的预期现金收益的增加额。即由融资决策带来的纯收益。它可用下式计算:
净现金收益额=预期收入增加额-筹资成本增加额

净现金负债量是指因融资决策而新增的负债量。
3返本法
返本法是利用举债回收期指标,比较不同筹资方案负债回收期的长短来选取回收期最短的筹资方案为最佳方案。
返本法是以债务发生后每年预期净现金收益折现的累计代数和等于或大于债务总额的那一年为负债回收期。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