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每日一练(十九)
来源:优易学  2011-3-13 12:56:3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1.C
  解题要点:P12(一)施工投标保证。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没收投标保证金或要求承保的担保公司或银行支付投标保证金:(1)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撤销投标书(选项D错误);(2)投标人在业主已正式通知他的投标已被接受中标后不签订协议或递交履约保函。投标保函或者保证书在评标结束之后应退还给投标人,一般有两种情况:(1)未中标的投标人可向招标人索回投标保函或者保证书(选项A错误);(2)中标的投标人在签订合同时,向业主提交履约担保,招标人即可退回投标保函或者保证书(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2.D
  解题要点:P4 2.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A
  解题要点:P6三、代理关系。(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4.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既包括对代理人在执行代理任务的合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也包括对代理人不当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P7 1.委托代理。在建设工程中涉及的代理主要是委托代理,监理人与建设单位签署“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形成了代理关系。监理人是代理人,建设单位为被代理人。故因监理工程师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工作失误,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应由其被代理人,即建设单位负责。答案为A.
  4.C
  解题要点:P6(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代理具有以下特征:(1)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故A错误;(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故B错误;(3)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独立地表现自己的意志,故C正确;(4)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故D错误。
  5.A
  解题要点:P6~P7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行为还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凡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违约,导致建设工程合同关系的变更或者消灭。事件是指不以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这些客观事件的出现与否,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控制的。事件可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两种。
  6.C
  解题要点。P142.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存国外,建筑工程一切险的投保人一般是承包商。
  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要求,承包商以承包商和业主的共同名义对工程及其材料、配备设备装置投保保险。
  7.B
  解题要点:P27(二)承诺。1.承诺的概念和条件。承诺具有以下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做出;(2)承诺只能向要约人做出;(3)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4)承诺必须在承诺期限内发出。超过期限,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外,为新要约。故答案B正确。
  8.C
  解题要点:P32(—)合同的生效时间。1.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一般说来,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具体地讲:口头合同自受要约人承诺时生效;书面合同自当事人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生效。2.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的生效时间。附条件的合同,包括附生效条件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两类。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9.D
  解题要点:P34(三)无效合同的确认。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归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合同当事人或其他任何机构均无权认定合同无效。
  10.C
  解题要点:P35(一)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和种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其合同:(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选项C);(3)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故答案为C.
  P34 1.无效合同。(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选项B);(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选项D)。选项B、D均属于无效合同的范畴。2.无效合同的免责条款。(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选项A);(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故选项A属于无效合同的免责条款,也不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