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综合辅导:砌块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措施(二)
来源:优易学  2011-7-22 5:42:2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开裂现象及防治
  墙体开裂中以加气混凝土砌块所占比例最高,具体表现为柱侧以及墙体中部竖向或八字形裂缝。成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砌体材料收缩量大;二是墙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存在温度变形差。在维修中,我们曾采用粘结无纺布或加钢板网抹灰的办法,但是效果不理想。经分析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水泥制品收缩期较长,一般到3年龄期,干缩才会基本完成;二是加气混凝土砌块气孔发达,毛细作用强,受空气湿度影响大。对此,我们同样采取了利用环氧树脂粘钢筋的方法进行处理,按前述方法在裂缝部位沿水平方向切槽粘结钢筋,钢筋间距200毫米,长度从裂缝处起每边宜超过500毫米。实践证明,这种修补方法具有成功率高、墙面破损小、工期短的优点。
  加气混凝土砌块更易于开裂,还存在下述原因:
  a)由于水泥砌块在28天龄期内收缩量很大,因此规范明文规定,施工时的砌块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天。而许多厂家忽视此项规定。生产紧张时,砌块往往提前出厂,而施工现场缺乏检测手段,在施工场地狭窄的情况下,基本是进多少用多少,直接造成墙体砌筑后收缩量大的问题。
  b)施工时,忽视砌块含水率的问题,造成砌筑完成后失水,加大收缩量。
  c)由于使用水泥砂浆的要求,无法避免湿作业环境。
  d)当墙面抹灰时,砌体本身的裂缝往往已存在或正在发展,当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时,又加大了砌体的裂缝。
  正是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的特点,以及对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使得加气砌块更容易开裂。因此,必须在设计、施工阶段,采取一定措施,才能减少、避免这种裂缝现象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a)施工单位应选择当地具有准用证的合格生产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砌块进入施工现场时间,生产商必须保证龄期的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
  b)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砌块加强检测。
  c)砌块进场后,尽快运入已放好线的施工楼层,分散堆放至砌筑位置,并应事先做防水措施,保证主体结构养护用水,以及雨水不流入楼层。为尽量增加砌块龄期,宜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砌筑,并且应采用电热法测定砌块含水率。当含水率低5%时,方允许施工。
  d)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应再提前浇水湿润,以避免因浇水不均匀造成砌块含水量增大。而应采取在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作法。
  e)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米应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3米, 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f)由于易受空气湿度影响,以及与框架结构存在变形差,宜将墙体两侧拉结筋拉通,提高抗裂能力。
  g)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尤其是竖缝)。
  h)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i)墙体抹灰前,要做好如下几个步骤:
  1)保证墙体完成28天以上。
  2)认真检查墙体有无裂缝,有裂缝部位要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刻槽修补或加钉钢板网。对于切槽后预埋管线部位,需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将槽填塞密实,并钉大于槽宽200毫米的钢板网。
  3)洒水适当湿润墙面,调制1∶1 水泥砂浆,其中108 胶掺量应占用水量30%以上(砂浆稠度应适于使用滚筒)。用滚筒将砂浆在墙面反复滚涂两次,以封闭砌体气孔,并做为抹灰层基层。
  4)墙体与框架交接处,应钉200毫米宽钢板网(钢板网丝梗直径应大于115毫米, 网眼宜大于15毫米) ,钢板网钉牢后,在钉网处宜用1∶1水泥砂浆抹5毫米厚,覆盖网体,增大网体与墙面粘结能力。
  5)对c、d两项养护7天后,再进行大面积抹灰施工。
  6)为减少抹灰层的收缩,一定要加强养护。
  三、关于填充墙顶砖的改进
  维修中,我们发现,填充墙尤其是200毫米厚墙体顶砖易于出问题。其原因在于,市场缺少专用顶砖,而现场自行制作难度较大,往往采用红砖用180毫米墙的方法斜砌顶砖。对此,我们认为,可改为使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缝法来解决墙顶收口问题。
  a)墙体砌至梁(板)底50毫米, 做为预留缝。
  b)待墙体砌筑完成28天后,用C20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缝,干硬性混凝土的标准为用手可捏成团。
  c)填缝分三次进行,每天塞填一次,用手将混凝土塞紧。最后一次应压实抹平。
  四、结语
  针对目前填充墙开裂现象多的情况,除了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同时要从设计、施工阶段,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舍得投入。而造价管理部门,亦应适当提高相应的施工费用,才能真正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