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讲讲义(25)
来源:优易学  2010-1-9 12:32:4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三、评价专题设置
  1、工程分析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包含水土流失预测)
  5、声环境影响评价
  6、水环境影响评价
  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8、水土保持方案
  9、环境风险分析
  10、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如工程涉及基本农田,应包含基本农田保护方案)
  11、替代方案
  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选线合理性。
  12、环境监督管理与监测计划
  13、公众参与
  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四、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1、调整线位,使其与现有环境噪声敏感建筑物保持为不超标距离。
  2、在公路超标一侧修建声屏障。
  3、修建低噪声路面。
  4、在公路与现有环境噪声敏感建筑物之间,种植绿化林带。
  5、修建公路隧道或降低路堤。
  6、采取禁止行驶车辆鸣笛等交通管制措施。
  7、为现有环境噪声敏感点因交通噪声影响而超标的部分建筑物,安装隔声设施。
  8、对现有环境噪声敏感点受交通噪声影响而超标的部分建筑物或使用者,予以搬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五、有关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分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隧道名称、规模、建设点位、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其环境类型,占地特点;隧道上方及周边环境;隧道地质岩性及地下水疏水状态,景观影响。
  (2)大桥和特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的施工方式,河流水体功能,可能的影响。
  (3)高填方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类型,占地基本农田情况;
  (4)边坡防护;主要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环境影响。
  (5)主要取土场设置及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砂石料场情况。 
  六、环境风险分析
  是环境敏感点位交通事故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
  ⑴运输高毒、剧毒化学物质在桥面上发生交通事故。其有毒物质大量泄露并流入地表水中。
  ⑵运输剧毒、易燃、高爆化学物质通过公路的环境敏感区,如居民集中区等地发生交通事故。大量有毒物质、有害气体泄露外溢,或引起火灾和爆炸。其环境风险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
  随着我国近年对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上述两种环境风险产生的几率越来越小,公路建设并不是产生这种突发性风险的直接原因,而且公路质量与路况愈好,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愈小。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