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l~8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
按要求作答。
男.26岁,某大学研二学生。××小心而谨慎地走入咨询室。
求助者自述:求助者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害羞的怪毛病。4年多来,几乎不主动与人讲话,被动与人讲话时,总低头不敢看对方。一说话脸就发烧,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他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十“怪人”。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最怕与女生接触。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他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眼看就快毕业了,求助者非常担心这样下去会出现社会适应问题。他急切地就诊:“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为什幺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咨询师了解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其要求极严甚至苛刻。父亲动起想来特可r怕。有一次求助者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他重做试题,他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他脸上,笔尖刺伤了他的脸,鲜血直流。求助者至今想起那件事还是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其禁忌很多,不准其和女孩子交往。因此求助者除了学校和家,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女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问的往来感到很反感。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他,一次提问没答好,被老师当众批评、挖苦,难过得直流眼泪。上大一时,寝室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境不好,求助者曾经常主动帮助他、资助他,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同学不但不把自己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别他、指责他、刁难他,故意当着他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以冷落他、孤立他。这使得求助者委曲、难过极了。求助者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求助者在同学之间发生了冲突,开始讨厌、恨对方,并认为对方也讨厌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怕和人接触,愈来愈害羞了。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的症状是什么?(20分)
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12分)
三、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0分)
四、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10分)
五、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10分)
六、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10分)
七、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0分)
八、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8分)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的症状是什么?(20分)
1.生理症状:脸发烧,心跳加快,即男女生之间的往来感到很反感等。
2.心理症状:
(1)情感方面:紧张、焦虑、恐惧等;
(2)行为方面:避免与他人接触,出现回避行为等;
(3)社会功能:学习成绩下降、人际交往失败;
(4)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是“怪人”;
(5)自知力: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无精神病性症状。
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12分)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足:社交恐怖症。
渗断依据为:
1.本案例中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
2根据主客观统一性、知情意协调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性的三原则,确定本案例不是重性精神病。
3.本案例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助动机强烈。
4.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1)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求助自身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很少去社交场所等)和人际接触(与家人、同学说话等)。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担心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0分)
1.心理原因: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负性情绪记忆。
2.社会原因:家庭环境因素、明确的负性生活事件、同学关系不良等。
四、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10分)
1.临床症状表现。
2.求助者的自知力。
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
5.问题持续时间。
6问题是否泛化。
7.心理测最量表的评定。
五、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10分)
1.对求助者人格进行分析,选择MMPI测验。
2.了解求助者心理生理行为诸方而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一90测验。
3.对求助者焦虑程度进行量化,选择sAs测验。
六、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10分)
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恐惧,减少回避行为,逐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次数。使用scL一90、sAS测验,使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七、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0分)
1.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2.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因此是可行的。
3.可量化:使用回避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4.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
5.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情绪、意向、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八、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8分)
l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
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