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辅导:侵犯行为
来源:优易学  2011-12-23 11:50:2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是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伤害行为(比如警察危急时刻击毙劫匪)具有亲社会性质。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问的伤害行为,即被认可的伤害行为。广义的侵犯包括上面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1)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性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来,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有生本能与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着,死亡本能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伤害意图和冲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属于竞技、冒险等。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身心健康。社会认可的宣泄方式,像体育比赛等,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
  (2)洛伦茨(K.Lorenz)是获得过诺贝尔奖(医学及生物学,1973)的习性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侵犯理论是从动物习性研究中得出的:他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其生存意义很重要。动物通过侵犯保护其求食、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生存和发展,使物种能代代相传。同类之间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可能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他根据动物习性的研究推论人类的侵犯。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应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例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他指出,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侵犯事件发生的机会,人口爆炸增大战争的危险性。
  2.挫折一侵犯学说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挫折主要是前者。挫折一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J.Dollard,1939)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
  的存在为条件”。该学说的要点是: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N.Miller,1941)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L.Berkowitz,1978)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1977)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因素的归因。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比如恶劣的一tD境),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可能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侵犯性)。
  2.道德发展水平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
  3.自我控制能力
  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
  4.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太专注于某事情,以至于完全忽略他人,甚至忽略我们自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的,这种情况下个体是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此外,药物、酒精和催眠等因素,也可造成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迅速降低,使人处于去个性化的状态。
  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有过一则报道,说高楼顶上有个小伙子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在为挽救生命苦苦努力。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跳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和“鼓励”声中,年轻人对人间不再留恋,从楼顶飘然而下。在这种情境中,“看客”们是去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
  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球迷闹事,一些“暴民”的打砸抢行为,都是非常典型的由于去个性化而引起侵犯的例子。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