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物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产业。据资料介绍,2002年全国物流市场规模大约为1200亿欧元,占其GDP的8%。全国有5400家物流企业。法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物流外包占全国物流营业额的38%,在欧洲各国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法国在地理上处于欧洲的中心位置,拥有欧洲最大的公路网,连接欧洲所有国家和主要城市;有8500公里的河流运输网络,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内陆河相连;拥有27个空港,其中7个国际机场,每年可以运载120万吨的货物。可见,法国物流业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法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总体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特别是信息化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据介绍,法国仓储领域中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到5%,与国内水平差不多,与物流先进国家美国、日本等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近几年来,法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很快。法国的物流业年均增长速度在5%左右,而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年均达到10%。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业与部分专业物流企业。笔者曾于去年底赴法参加物流信息化培训与考察,对法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有一些粗浅的了解,主要特点是:
一是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模式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而不仅仅是追求单纯的效益。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雷诺汽车公司正在设计的物流系统。它把目标定位在,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对客户的供货期由现在的35天缩短至15天。系统的各个物流单元都是围绕着如何缩短供货时间,提高供货效率来设计解决方案,从而整合成一个高效率的物流系统。他们把提高效率视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增加了投入,物流成本也可能会增大,但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提升了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效益也就在其中了。因此,法国的业内人士对推广物流信息化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效率是目标,效益是结果”。
二是物流信息化的内含是对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在法国,随着物流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人们对物流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过去人们把物流仅仅理解为物品在移动过程中提供的某种服务形式。但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时候,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也得到飞跃。“现代物流不仅仅是一种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而物流信息化恰恰是对管理创新的实现。
三是信息化建设起点较高。近几年来,法国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入供应链管理,由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信息共享,目标一致,共同协调,风险与利益共担,将信息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供应商和客户,并将信息化的实施与先进的管理理念、流程的优化、客户的服务结合起来考虑。其结果是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效益与客户满意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如法国的Faurecioa公司,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配件供应商之一,负责向沃尔沃、标致、丰田、大众、尼桑、雪铁龙等汽车公司提供零配件,去年营业额99亿欧元。该公司通过分别对外部(上游的厂商供货)与内部物流(工厂内部的零配件供应)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重组,合理制订上游供货厂商送货和工厂内部配送的频率、时间、数量,设定库存,改善包装,建立了新的物流管理模式EX WORD,即由本厂统一采购、统一供货,对分散的供应商进行集成管理、优化,使每个产品形成一个说明书(标准,流程),采用集中配送。这一供应链管理模式不仅使公司的物流管理费用在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到4.3%(不含仓储费用),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把原来15天的供货期缩短到7天,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同时也为下游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