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案例:王牌企业的成功之路记安徽叉车集团计算机应用
来源:优易学  2011-11-19 11:17:2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安徽叉车集团(改制前为合肥叉车总厂)在七八十年代仅是一个年产叉车100余台的小型企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安徽叉车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叉车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出口量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以绝对优势在全国同行业位居第一,其中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4%,出口量占国内出口总量的70.14%,被誉为中国机械工业佼佼者、全国叉车行业的排头兵。

  安徽叉车集团自1991年以来,抓住体制改革的契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新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运用,为企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该集团公司将CAD/CAPP/CAM以及MRP-II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中,使该集团生产的叉车系列产品性能达到90年代中期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远销全国并部分出口国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完成了1~3吨环保型液化石油叉车、AGV无人搬运车等多个系列的开发和研究,同时,该集团为适应国际市场生产的小轴距叉车和获国家级新品奖的CPCD7的叉车已批量远销美国。

  应用全方位

  据介绍,安徽叉车集团在实施国家CAD应用“1215工程”中,着力开展了CAD/CAM/MRP-II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经国家级专家组评定认为,该公司实施的CAD“1215工程”已经超过国家的计划目标,不仅成为全国机械系统首家甩掉图板设计的企业,在CAD/CAM/MRP-II的应用上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获得了原国家科委等几个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CAD应用先进单位称号、原机械部授予的“1215工程”先进单位等称号。

  安徽叉车集团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建设计算机网络和CAD/CAM/MRP-II软硬件平台。目前:

  已建成企业内部光纤网,实现了全公司重要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的信息唯一、资源共享,主要信息达到了日响应。

  极大地提高了叉车产品在结构优化设计、叉车稳定性计算和叉车动力系统总体参数计算方面的设计速度。

  通过对叉车生产并行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将传统产品开发中市场调研、总体方案论证、产品设计、工艺、工装准备、样机试制、批量生产进入市场等相互串联的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行交叉进行,有关信息能同时在线,协同解决整个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改过去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新产品及时抢占市场的弊病,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例如,实施并行设计方法使电动托盘的试制周期由原来的1~1.5年缩短为4~5个月。

  自行研制开发了实用的叉车计算分析软件和设计系统,使叉车总体方案和关键部件设计的计算速度提高了5~10倍。

  建立了完整的CAD软硬件平台,将原本少数人参与的CAD活动普及到全体产品设计人员,大大提高了设计图纸计算机出图率,此外,该集团公司自行开发的图纸管理系统,具有对图纸存、取、查询等基本功能,满足了甩掉图板后初期工作的需要,目前已建立起的二维工程图库已达8000-10000张。

  在制造资源计划管理上,借助MRP-II系统,实现了生产按月滚动闭环计划,使计划兑现率提高了10%,生产周期提前15天,库存资金大幅度下降,同时简化了会计科目,使项目档案更精细,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该集团公司利用先进的虚拟制造技术对叉车外形进行创意设计,对长生产周期零部件进行虚拟制造并进行虚拟评审,更是加快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

  ※ 外形创意设计。市场对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并希望富有新意。但如果等到样机试制成功后再予以评估、修改,将大大拖延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为此,该集团公司将工业造型理论与Auto-desk公司CAD产品的MDT、3DSMAX技术相结合,进行叉车外型创意设计,可根据不同需求层面提出的要求虚拟制造出几十种叉车外型,供专家评估和国内外用户认可,当供需双方取得共识时,依外形设计便能很快地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来。※ 长生产周期零部件的虚拟制造。叉车上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因涉及到大型模具制造,所需工时较长,投资较大,故一次性设计、制造成功带来的好处是非常之大的。对这些关键部件集团公司全部采用了CAD/CAM集成技术,利用MDT、ADAMS、ANSIS、Open-AMIN等成熟软件一次性完成这些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工艺、工装加工的虚拟过程,缩短了工期。

  ※ 虚拟评审。在产品投入试制之前,利用企业几十年生产叉车的经验及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将新产品的相关数据输入NIPS系统进行预测、评估,帮助企业主管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

  讲求实效 成功之路

  利用高科技的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制造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让安徽叉车集团尝到了计算机应用的甜头。计算机应用的效果是明显的,直接使该集团库存资金连续多年下降,年创直接经济效益已达100万元以上;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明显提高,有的已经达10倍以上;技术准备和制造周期明显缩短,其中技术准备周期缩短1/5-1/4左右;实现了信息唯一、资源共享,促进了全厂管理方法的巨大变革;MRP-II管理思想已深入人心。计算机的应用使设计工艺及至制造部门发生深刻变化,甩掉了多年来图板,也使全厂职工看到进入世界同行业十强的光明前景。

  总结该集团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该集团公司上下一致认为:计算机应用决不能当作花瓶、搞形式,要讲求实效。应用计算机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用实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向管理要效率,这就是这个王牌企业的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