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辅导: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来源:优易学  2011-10-26 13:28:4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津液与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中的任何一种失常,都会对另外两者发生影响,导致其功能失去协调,临床常见者,主要为水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及津亏血瘀等几方面。分述如下:

  水停气阻:此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故亦可称之为气帅津行。而津液的气化失常,水液停贮为患,则亦将使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使升降出入运动阻滞,形成水停则气机郁阻之病机病证。

  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多由于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运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液运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吐泻、大汗出等因素,从而使津液大量消耗,则津液亏少,血容量不足,血液循行滞涩不畅,即可发生血瘀之病变。临床上即可在原有津液不足的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见瘀点、瘀斑,故则斑疹显露等临床表现。故《读医随笔》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此即说明津亏可以导致血瘀的机理。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