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分析肾小球肾炎—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考试题解答
来源:优易学  2011-3-20 16:57:4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9.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病例起病缓慢、隐袭,但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系膜增生性肾炎有前驱感染时也常起病急,甚至呈急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1)蛋白尿;尿蛋白量常在1-3g/d;②血尿。呈肾小球源性血尿。以增生或局灶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者,还能出现肉眼血尿;②水肿。多为眼睑肿和(或)下肢轻至今度可凹性水肿,-般无体腔积液;④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时易出现高血压,达肾功能衰竭时,90%以上病例有高血压。但部分病例高血压可出现于肾功能正常时;⑤肾功能损害。呈慢性进行性损害,进展快慢主要与病理类型相关(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慢),但也与是否认真保养和治疗相关。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肾功能还可因感染、劳累、血压增高或用肾毒性药物而急剧恶化,但及时去除这些诱因后,肾功能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肾功能衰竭时常出现贫血。

  慢性肾炎虽有上述基本表现,但实际上因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表现常多样化,有时某一至数项表现尤突出,而易造成误诊。如增殖性肾炎感染后急性发作时易误诊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极突出时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均应予注意。

  10.慢性肾小球肾炎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慢性肾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隐匿性肾小球疾病 临床上表现轻的慢性肾炎需与隐匿性肾小球疾病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单纯性血尿,而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若患者有水肿和(或)高血压和(或)肾功能损害即应考虑慢性肾炎。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 以急件肾炎综合征起病的慢性肾炎(指部分系膜增生性肾炎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需与感染后急性肾炎鉴别。潜伏期(从感染到肾炎发病的间期)及血清补体C 2在鉴别上意义甚大;另外,疾病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疾病不会在1-2个月内明显好转,相反呈慢性进展。

  三、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血压增高明显的慢性肾炎需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后者先有长期持续性高血压,而后出现行损害,临床上肾小管功能损伤(尿浓缩功能减迟,出现夜尿增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仅微至少量蛋白、红细胞及管型),且常伴高血压心、脑并发症。

  除此之外,慢性肾炎尚需与继发性肾炎及遗传性肾炎(如遗传性进行性肾炎)鉴别。继发性肾炎有相应的全身系统表现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又称AI-Port综合征)呈眼(球形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鉴别诊断困难时,肾活检病理检查常有助。

  1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蛋白尿及血尿为目标。因此,一般不主张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而且用药后多无效。可采用下列综合措施。

  一、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二、积极控制高血压

  三、应用血小板解聚药

  四、避免有害于肾的因素

  12.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什么要控制蛋白饮食和治疗高血压?

  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而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内高压,致成高滤过,加速肾小球硬化,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极重要。但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减少肾血流量。

  13.如何预防慢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是预防感染。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