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评价:
1 皮肤粘膜是否完整,患儿有无受伤。
2 观察镇静药的效果。
八、家属焦虑
相关因素:
1 家属缺乏疾病及护理知识。
2 对疾病的预后不了解。
3 缺乏信息来源。
主要表现:
1 情绪急躁,对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配合治疗护理。
2 悲观、失望、哭泣。
护理目标:
家属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护理措施:
1 在关心患儿的同时应同情关心家属的感受,多与他们沟通,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及需要询问的问题,并作详细解答。
2 评估家属对患儿病情了解的程度及对护理知识掌握的程度 ,以便相对应的作出护理计划。
3 告之家属稳定的情绪对患儿心理有安慰、支持作用。
4 向患儿和(或)家属讲述疾病的一般常识、治疗方案、检查项目、用药的目的和方法,使他们能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减少盲目性和焦躁情绪。
5 指导与协助患儿家属参与患儿的生活护理,如擦浴、按摩、肢体锻炼等。
6 向患儿家属经常通报疾病的治疗效果,鼓励他们树立对患儿的治病信心。
重点评价:
患儿家属情绪是否稳定,能否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