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同声传译:口译员的前世和今生
来源:优易学  2011-11-27 15:06:1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口译员的前世和今生2007-07-10 16:00《通天塔(巴别尔塔)》(Babel)是2006年一部备受国际推崇的电影,而它的名字,是出于圣经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世界上的人,本来语言相通,由于计划兴建高可登天的巴别尔塔,触怒了上帝,受到惩罚,从此各个民族分化分散,语言不通,再难和洽。
  大家都知道这个传说的下一个情节:口译者(Interpreter)出现了!这个职业肩负着沟通文化,推动文明,团结世人的使命,这个职业总是罩着令人敬仰的光环。可是在历史上,最初的口译者却与这种风光无缘。
  口译者的前世:从奴隶到首相
口译不像笔译有文本记载,所以最早的译者是谁,已经很难稽考。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的雕刻中,可以找到表示“口译者”的象形文字。这就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口译者的文字记录了。在第三王朝厄勒芬廷王子的墓雕里,更有一个口译者正在工作的形象,被形容为“口译总管”,显示出当时的口译,已经是一个有秩序,有管理的行为了。
  而口译被广泛地使用,则始于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傲慢的古罗马和古希腊征战者攻克了广大的领土,但是他们不屑于去学习属地的语言。同时,他们也想借坚持使用“正统”语言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于是奴隶和牢狱中的犯人就被迫学习多种语言,为贵族服务。他们的地位毫不高尚 -- 犯人和奴隶本来就是不被信任的群体,而在当时,他们掌握了另外一种语言,让他们的形象几乎和装神弄鬼的巫医和术士对等起来。(这个不难理解,著名的哈里波特同学,也是因为掌握了“爬说嘴”,蛇的语言,而被所有人当作邪恶的化身的。)一个古罗马的国王,在开完属地的会议以后,就把译者全部杀掉了。
  时间继续推移。哥伦布的帆船发现了美洲大陆;欧洲的移民开始在非洲登陆;传教士开始了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征程。这个时候,口译者变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这些“重要人物”,因为其显著的作用而得到了殖民者的尊重,可是在本族人的眼光中,由于他们帮助了殖民者的侵略,他们被视为民族的叛徒。口译这个行业还是未能光鲜起来。
  在17世纪,口译史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人——费肯(Constantin Phaulcon)。他在希腊出生,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舱务员。在他航行的过程中,他学会了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暹罗语,然后凭借着这些能力,加入了东印度公司,并从此平步青云。最后他被任命为暹罗(今泰国)的首相。费肯的发家史,总算为口译者挣回了面子。
  口译的发展:启动国际平等对话
  无论口译者地位如何,在历史上,能够使用口译者的人,多数是统治者和达官贵人,总之是比较强势的一方。比如说,1682年,英国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这个案件涉及的人员语言背景不同,于是,法官就在审讯过程中引入了口译员。而当时法庭在决定哪一方诉讼人有权享有法庭口译服务时,依据的不是各方的语言需求而是阶级,即说英语的贵族才有权享有口译服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各国统治者意识到维持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在巴黎和会上,各国代表要求平等对话,使用本国的语言,而不是当时欧洲通用的法语。在两次大战期间,国际联盟,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口译者被推上了国际交流的最前线,在会议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这个时候的会议口译还停留在连续翻译阶段:演讲人讲完一段后,口译者用特别设计的速记方法记下内容,然后翻译出来。这种翻译方法使会议拖沓冗长,极大影响了会议的效率。
  同声传译的技巧在1927年的日内瓦国际劳工会议上被首次使用。这种翻译技巧需要的不仅是优秀的译员,而且还要有先进的通讯线路技术支持,如耳机,麦克风,连接线等等,费用昂贵,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普及。
  到二战过后在德国纽伦堡的战争法庭上,同声传译才真正被广泛采纳。这轮针对二战战犯的审讯,以英文,法文,俄文和德文四种语言进行。口译员分为三组。A组译员坐在被告的身旁,B组译员则在旁听席上保持对过程的理解。A组翻译45分钟之后,B组译员换上,A组旁听。C组则休息半天。如此交替。同声传译大大地简化了翻译时间的消耗,同时提高了翻译的准确度。1947年,联合国通过152号决议,把同声传译正式确立为联合国其中一项永久会议服务。
  To “译” or not to “译”
  西塞罗(前106-前43年,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著作家)说过:“只有一个愚笨的口译员,才会逐字逐句直接翻译。” 这比奈达的“动态翻译”可早了2000多年,可以算是最早的翻译理论吧。
  在翻译理论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泰特勒,费道罗夫,奈达,纽马克等大师级人物。而我们家喻户晓的唐代玄奘大师,也曾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理论。中国近代的著名作家中,严复,瞿秋白,矛盾,鲁迅,和钱钟书都同时是杰出的翻译理论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百花齐放的领域。但是也有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口译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在伊斯兰教的国家,随处可见教导可兰经,指引可兰经背诵的学校。伊斯兰教徒非常敬仰能够大声用阿拉伯语背诵整本可兰经的人。他们被称为“Quaris”:这个在伊斯兰的世界里,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称号。但是你可否想过,很大一部分的Qaris,本身是根本不懂阿拉伯文的人?他们用音节,用节奏,硬是把一本厚厚的“外文”经书,囫囵吞下去了。而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家的伊斯兰教徒,即使不能背可兰经,也起码能够背长达数千字的祈祷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相信,口头翻译会把可兰经的神髓丢失。而用自己的语言念祷文,也莫如用阿拉伯文念那么虔诚。可兰经就是这么被传诵了2000多年,而能完全保持最初的风貌。“一个字也没有改过!”笔者曾经听过有教徒这样自豪地说。
  到底口译是不是就会“伤害”到原文呢?这个问题要从翻译理论上去探讨。
  语言学家为语言划分了三大功能: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效果功能(vocative function)。翻译学家纽马克认为,翻译应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文学作品是以表情功能为主的问题,因此要侧重于语义翻译。而口译以传递信息为目的,所以要侧重于交际翻译。当然,这两种翻译时不能截然分开的,总是要交替使用。语言翻译重点在艺术,而交际翻译重点在技巧。
  在这种理论体系下,我们不难推出,无论什么翻译,都很难两头兼顾,都必定会有“意义走失”。基本的意义走失主要是译得过头,即所谓的超额翻译;或者译得不足,即所谓的欠额翻译。而口译的境界,就是把交际翻译的技巧磨练到能够尽量减少这种意义走失,同时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翻译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从口译的历史来看。没有传教士对圣经的传播,整个欧洲大陆的文化面目就会完全改写;没有口译员的贡献,就没有国际会议的召开,也根本不能使各国在语言平等的基础上谈国际秩序并达成共识,也不会有联合国的产生。在今天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口译员更是身价日涨,举足轻重。
  笼罩着光环的口译员
  联合国提供英,法,中,俄,西班牙,阿拉伯六种语言的同声传译,但是最大的口译团体,其实是在欧盟。欧盟为其会员国提供19种语言的翻译,口译总司拥有500多名全职译员。各种语言的组合达到上百种,复杂到需要电脑来安排。
  说到电脑,现在随处可见翻译软件和网站,于是就有人预言,电脑将取代口译员的位置。说这些话的人,对语言的基本结构欠缺了解。语言是文化,社会,传统和历史的表达,同时包含了话语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社会地位和话语环境,最重要的还有他的说话目的。电脑的语言处理系统远远未能找出语言中构成语义的各种因素,更不要说意义的转换和表达了。只有人的大脑,口译员的大脑,才能筛选,捕捉一门外语中数不清的语素背景,把它们放到合适的语境中,然后重新准确的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口译员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只是成为一名优秀口译员的起点。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是一个对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领域。同传译员必须反应敏捷、口齿清晰、善于集中注意力,而且具有良好的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心理素质。

责任编辑:sealion1986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