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的机制差异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6:22:1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的机制差异
  摘要:本文从翻译的程序模式单位标准训练方法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出发,讨论了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的机制差异。
  关键词: 同声传译 连续翻译  想当译员吗?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nd the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in process, pattern, criteria, translating unit, training method and working method.
  Key words: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所谓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几近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不停顿地将讲话人讲话的内容,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 “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时间效率高,可保证讲话者作连贯性发言,不会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绪,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梅德明,1996:11) 。”由于它能节省时间,通常被采纳为国际会议的传译手段。
  连续翻译,也叫即席翻译,指的是译员等讲话人用原语讲完一部分或全部讲完以后,再用译语把讲话人所表述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的形式,重新表达给听众的一种翻译实践。
  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由于临场环境不同,时间压力不同,所以两者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中将对此进行一些初步的讨论。
  一 、 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在程序上的差异
  同传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讲话人→话筒→耳机→同传译员→话筒→耳机→听众
  即:在一会议厅内,讲话人对着自己的话筒讲话,译员戴着耳机坐在能看到会场的同声传译室(interpreter’s booth ),讲话人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到译员的耳朵,译员通过话筒进行翻译, 译员的译文又通过听众的耳机传给听众(张维为1999:7) 。
  连续翻译的过程是:
  讲话人→译员(笔记→翻译) →话筒→听众
  即: 译员坐在讲话人旁边,先聆听讲话人的讲话内容,并借助笔记进行记忆,然后将其翻译成目的语,再通过话筒传给听众。
  二、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在翻译单位上的差异
  由于同声传译时,译员与讲话人的步调近乎一致,几乎一直是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翻译,往往只见词语,不见话语, ,译员在听到一个词或短语时就必须开始翻译,故同声传译的翻译单位可界定为:词汇和短语。
  连续翻译是在讲话人讲完一个完整的意思后,译员在讲话人的自然停顿间隙,将所听到的信息单位,完整地,一组接一组地传译给听众,它的翻译单位应是段落。
  三、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在口译模式上的差异
  同声传译的口译模式为(Gile,1995:179):
  SI=L+M+P+C
  即: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言语传达(Speech production )+协调(Coordination )
  从上述模式可以看出, 同声传译从开始听到话语到分析并产出言语,这一过程几乎实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同传译员需要边听、边想、边说。听是积极主动地听,要听得全、听得准,还要不断地作出判断。想指的是对接踵而来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判断和处理,迅速找出最佳的双语转换方式(张维为,1999:10) 。说是指用比较地道的译入语和合适的语气语调重新表述出原话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可以看出, “同声传译是一个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过程,即:当译员在对以接受到的信息单位1完成翻译(P)任务时,他(她)同时得把紧随其后的信息单位2储存到短期记忆中(M任务),而与此同时新的信息单位3又接踵而来,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L任务)(肖晓燕,2001) 。”.同声传译的这一模式要求译员很强的 “一心二用”的听觉解意能力.
  连续翻译的口译模式为(Gile,195:179):
  Phase Ⅰ: CI=L+N+M+C
  Phase Ⅱ: CI=Rem+Read+P
  即: 连续翻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笔记(Note-taking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协调(Coordination )
  连续翻译(第二阶段)=记忆( Remembering)+读笔记(Note-reading )+传达(Production )
  可以看出, 连续翻译的口译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投入注意力的有:聆听、分析、笔记、记忆和协调注意力;第二阶段的注意力包括记忆、阅读笔记和译语产出。与同声传译最大的区别是译员在连续传译的第二阶段有较大的自主性,增加了认知知识自动化处理的可能性和范围(蔡小红,2001) 。
  比较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的口译模式可以看出, 同声传译比连续翻译的压力要大的多,对译员的要求要高得多。同声传译的翻译任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其翻译任务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它要求同传译员能够 “一心二用” ,很好地协调和分配注意力。而连续翻译的翻译任务是分两阶段完成的,译员先听并作笔记,然后根据笔记和记忆进行翻译,译员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和理解原语,使产出的译语更准确、更通顺。但连续翻译的翻译任务是间断进行的。在连续翻译中,一句话等于讲了两遍,会议时间等于延长了一倍对时间是很大的浪费,这是其最大的缺点。
  四、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在训练方法与内容上的差异
  同声传译常用的一些训练方法是(张维为,1999:30-32):
  1. 原语重复,即有间隔的原语重复.其目的是培养学员注意力的分配和听说同步的习惯。
  2. 原语概括,即用简练的句子总结一段话或一篇讲话的核心内容。
  3. 译语概括。此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边听、边思、边说的习惯,并开始尝试同声传译。
  4. 视译。视译指的是拿着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然后边听讲话,边看讲稿,边进行口译。视译和同声传译的过程非常接近。苦练视译,对掌握同声传译的技巧大有裨益。
  5. 技巧练习。同声传译技巧主要包括断句、等待、转换、重复、增补、省略、反说、归纳、语气。
  6. 磁带练习。只有练习相当数量的演讲磁带, 同声传译译员才能真正掌握同声传译的技能,故需大量练习演讲磁带。
  7. 使用同声传译设备练习。
  8. 接力口译技巧练习。
  连续翻译常用的一些训练方法是:
  1. 原语复述练习。
  2. 原语延迟复述练习。
  3. 译入语复述练习。
  4. 口译笔记练习。
  5. 数字传译技巧练习。
  6. 语篇分析练习。
  五、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在翻译标准上的差异
  同声传译的标准应该是一个有层次的动态标准,大致可以这样界定:达意,通顺,迅速。其核心是“达意”,否则再“通顺”,再“迅速”也没用(张维为,1999:13) 。达意的内涵可分为三个层次:充分达意(译文与原文达到最近似的等值);基本达意(译文与原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但不能完全脱离原话的表层结构);表层达意(译文只能表现原话的表层意思) 。通顺是指译文句子需保持通顺,否则无法有效地传达信息。迅速是指思维上能敏捷地作出判断,并能及时跟上讲话人的速度进行表述。
  连续翻译的标准应是:准确,及时。准确是指译文应尽可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及时是指译员在讲话人讲完一段话后能尽可能快地翻译出来,而不能延误太久。
  六、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在工作机制上的差异
  同声传译由于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至少需要两个人在一起共同工作。例如,联合国同声传译工作采用20分钟一班、三班轮转的翻译制.而连续传译的工作是由一人完成的。
  小结
  目前,关于同声传译与连续翻译的机制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关于其内在机制的分析还未见报道,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本文的分析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可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是浅显的,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