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易燃液体 在闭杯闪点试验61度,或在61度以下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处于溶液中或悬浮状态的固体或液体,上述温度通常指闪点。还包括 :
(1) 交付运输的液体在闪点温度或高于闪点温度,和
(2) 交付运输的液体物质在加温条件下运输,这些物质在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时会放出易燃的蒸气。
(3) 所谓闪点(flash point)是易燃液体的蒸气和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可以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闪点又分为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两种。
分类
(1) 国际规则在本类中不分小类
(2) 我国《水路危规》根据闪点的高低既危险性的大小将第三类易燃液体分为3小项
特性
(1) 易挥发性
(2) 易燃性
(3) 蒸气的易爆性
(4) 具有较大的蒸气性
(5) 热胀冷缩性
(6) 高度流通性
(7) 反应性
(8) 毒性
(9) 易积聚静电
(10) 比重小
(11) 蒸气相对密度较大
第四类 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涉及除划分为爆炸品意外在运输条件下易燃或可能引起或导致起火的物质。
分类
(1) 第4.1类 易燃固体
(2) 第4.2类 易自燃物质
(3) 第4.3类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特性
(1) 燃烧性
(2) 爆炸性
(3) 毒性和腐蚀性
例题:危险易燃液体货物的闪点越高,其易燃性越大,易燃危险性也越大。()
第五类 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物
它所涉及的物质因在运输过程中会放出氧气并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引起燃烧。
分类
(1) 第5.1类 氧化物质
(2) 第5.2类 有机过氧化物
特性
(1) 第5.1类氧化性物质本身未必燃烧,但在遇酸、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会放出原子氧和热量,引起燃烧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
(2) 大多数有机过氧化物本身是易燃的,表现出强烈的氧化性能,极不稳定易分解。
第六类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s)指如吞咽、吸入或皮肤接触易于造成死亡、严重伤害或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感染性物质(infectious substances)指已知或一般有理由相信含有病原体的物质。所谓病原体是指已知或有理由相信会使人或动物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或微生物重组体。
分类
(1) 第6.1类 有毒物质
(2) 第6.2类 感染性物质
特性
(1) 毒害性
(2) 遇热、酸、水等分解性
(3) 有机毒品可燃性
(4) 污染性
(5) 腐蚀性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