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覆盖面广
公路通达城乡并形成网络,使各地之间得以连通。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道路运输覆盖面最广、通达性最强。截至2003年底,全国公路里程已达17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2万5千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按国土面积计算公路密度为17.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人口计算公路密度为13.1公里/万人,全国已有99.3%的乡镇和91.8%的行政村通公路。可以说,道路运输为我国城乡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通行条件。
(二)适应性强
道路运输能够满足城镇、乡村、矿区、林区、边疆的运输需求,可以适应各种陆上运输环境,适应厂矿企业、农村、商店、部队、机关、学校以及不同家庭、个人的各种使用要求。不论旅客、货物的集散与多少,甚至随走随停等特殊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三)直达性好
道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直达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水路、铁路、航空运输一般只能将客货运至港站、机场,两头则需汽车集疏,周转、装卸环节增加。而道路运输避免了这种缺陷,运客可以招手即停、送客到家,运货可以上门取货、送货到门,减少了周转环节。
(四)机动灵活
汽车单位运量小,调度灵活,既易于集中,也利于疏散,在突击抢运时优势更加明显。因此,道路运输是连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纽带,也大量用于救灾抢险第一线和战争前线的物资运输。
(五)交通工具购置费用少,容易驾驶
汽车造价比飞机、火车、轮船低得多,不但经营者投资少,不少家庭也有能力购置,加之驾驶技术容易掌握,所以汽车可以在全社会普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现代交通工具。
道路运输的缺点是占地多、交通事故多、对环境的影响大、能耗高,运价也相对较高。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