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GCD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3.5万~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点和共存的目的。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GCD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分)
②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3分)
③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4分)
【答案】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分)
(2)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3分)
(3)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既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又让合作方获得利益,取得互利和双赢的结果。
【分析】本题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第一问,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对题干中的问题进行论述。材料1说明了三个问题:①扩大市场、促进资本无限增殖是生产、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②国际分工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③交通运输、通讯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国家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二问,《全球化与中国》和《世界经济》这两段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国都能从中获益。而《世界经济与政治》、《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和《世界经济》这三段,则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世界经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其中美国收益最大,是最大的赢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饱受贫穷之苦。
第三问,材料1告诉我们,首先要承认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事实,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以之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材料2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材料3告诉我们,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步改变不合理的旧的国家经济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真正实现双赢的目的。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