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考试

2009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制史主观试题精选联系(四十二)
来源:优易学  2011-2-26 10:30: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试题:
  《明史·刑法志二》:“成化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上官,于大理寺审录,谓之大审。南京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辄大审。”
  分析:
  (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明朝的大审。
  (2)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命令一名司礼太监会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长官,在大理寺处审录囚犯,称之为大审。在南京,则命令内守备(官员名称——编者注)官员施行。从此以后,大审成为定制,每五年举行一次。
  (3)大审是一种定期由皇帝委派太监会同三法司官员录囚的制度,开始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到明宪宗时成为定制。大审是明朝独有的会审制度。
  (4)大审和其他会审制度一样,都属于慎刑思想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大审的实行也有利于皇帝控制司法。
  (5)但是大审参与的官员较多,不可避免地造成多方干预司法的现象。此外,宦官参与会审,以至于家奴横行,肆意妄为,其最终结果导致司法腐败,冤假错案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资讯快报
试题排行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