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考试

如何看待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本科的区别
来源:优易学  2011-3-19 22:50:2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背景一
  我国的法律硕士阶段教育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2种。
  法学硕士招收包括法律专业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法律教学、科研和实务部门的专门人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只招收非法律专业同学,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
  背景二
  某些学校还没做好充足的准备,稍具实力就也开始招收法硕,把法硕当成了“创收”的途径,甚至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学质量很难跟上。因此关于“法硕”究竟是“鸡肉”还是“鸡肋”的话题也引起了很多争论。许多同学弄不清法硕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犹豫不决,不敢报考。
  我个人认为:报考不同学校的法硕,其前途可能截然不同。
  法律硕士和法律本科,法硕具有本科生尚未具备的很多素质
  法律硕士和法律本科生在某些方面的确有相似之处。法硕的课程设置类似于法律本科,包含了各个部门法,并不区分专业,这给法硕的自由选择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正是这点上,有人认为法硕与法律本科没有什么区别,学得很浅,花上3年和五六万块钱来读法硕就很不值得。其实学得深与浅更重要的是看个人自身的努力程度。
  事实上,法硕具有本科生尚未具备的很多素质。
  曾在美国法学院讲授过国际法的北大李红云教授认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从本科阶段开始的,“以本为本”;而美国的法学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要求那些希望进法学院读法律的人必首先有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才可以进入法学院。对法学院学生入学的特殊要求是考虑到法学是一门涉及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经验科学,需要学习者具有一些必备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和社会关系的实际知识。按这种要求入学的法学院学生,因为已学完了一门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另外,学生在学完一门学科知识后,年龄一般在21-22岁,对社会已有了些了解,性格也基本成熟。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从中学进入法学院存在的理论思维浅显和社会实际知识的不足,教学类似于职业训练,注重实用。
  中国的法硕即借鉴美国的这种JD法律教育。北大副校长、原法学院院长吴志攀教授把法硕的培养归为三个优势:一是经验优势,法律实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调节技术,必须熟悉企业动作行为、各地人情风俗等,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作经验比知识更重要。法硕教育意味着学习法律的学生的年龄比较大和阅历深,这样,学习者可以更好地领悟作为一门实践型和社会性学问的法律科学,从而改善法律教育的效果。二者是跨学科优势,法硕有丰富的学科背景,这是本科学生仅仅通过讲座等形式的学习无法获得的。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法学院的课堂,意味着不同知识的交融和对法学发展的推进,意味着法学院的毕业生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特征。过去的知识背景对学习法律是一种很大的动力和帮助。三是毅力和心理优势,法律硕士克服了很大困难才争取到学习的机会,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一定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大有裨益。据我了解,我现在的同学中尽管有对现状不大满意的,但没有人觉得花钱花时间读北大法硕不值得。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从长远看,法硕教育是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法硕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理论深度有取,但有丰富的学科背景;法学硕士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理论型的人才,学科背景单一,但法学理论素养较高,两者各有其培养的侧重点。
  以北京大学为例,法硕较之于法学硕士主要有如下一些不同:一是在费用上,02级法学硕士全部公费,每月还有补助,有公费医疗等;而法硕从02级起全部自费,无补助,无公费医疗,助学贷款每年最多6000元。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法学硕士分专业,有专门导师带;而法硕不分专业,没有专门导师带,仅最后毕业论文有专门导师指导。三是在考试方式上,法学硕士期末写论文或开卷考试;而法硕从02级起全部闭卷考试。四是在深造机会上,法学硕士有保送读直博的名额,而法硕无此先例,尽管两者都可考博。五是在授课上,法学硕士原拟小班上课,但是一般的好课也是人满为患;而法硕则一般是大班上课,人多影响讲课效果。总的来看,目前北京大学法学硕士较之于法硕有较多优待之处,但这仅仅是法律教育处于转型期的特殊现象,应逐步改变。
  和全国其他院校一样,北京大学的法律硕士培养也处于探索阶段,不过法学院对法硕还相当重视,给法硕授课的教师也多是各学科的带头人。针对法硕学习的特点,课程讲授注重实务性、应用性、兼顾全面,突出重点。
  从长远来看,法硕教育将日益成为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法学硕士有其局限性,正如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的贺卫方教授指出:法学硕士制度设置的初衷是法律教育和学术人才的培养,它所预期的是学术法律人(academic lawyers),而不是实务法律人(practicing lawyers)。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法学硕士在入学考试标准、专业划分、课程设置、导师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上都是以学术为指向的。虽然近年来法学硕士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进入司法实务部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上述各个环节中的学术指向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虽然许多人将来也要从事实务工作,但培养他们的目标却是学术的。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不得不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某些环节上甚至左右摇摆,结果弄得非驴非马,不知所措。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教育都必须走向一种相对统一的模式,而不能够将所有的看起来良好的制度都同时吸纳到一国的教育体系中。对此,贺卫方教授等专家学者还建议在未来的一个不长的时间段里,逐步稳定或压缩法律本科生和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确立法硕教育在我国法律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从而理顺我国的法律教育体制和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关系。
  “极品”法硕的修炼诀窍:从我做起
  对于我个人而言,北大法硕学习生活已经过了一个学期了,总的来说我对目前状态是相当满意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迎新会上朱苏力院长的话我记忆犹新:“我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要努力学会自学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千万不要指望导师——哪怕是名师——会教给你什么成功的秘诀。真正的学习动力,值得研究的题目以及成功从来都来自自身,来自你对自身能力的发现,来自对自身恰当的社会定位;而导师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辅助,最多也只是你走出校门时贴上的一个‘商标’。”诚如斯言,信哉!
  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自由的学术传统和优越的学习环境让人真正有种如鱼在水的感觉,这是令我收获最大的。课堂上,我得以聆听朱苏力、陈兴良、贺卫方、周旺生、姜明安、陈瑞华等名师的教诲,由16位名教授联袂主讲的法学博士《法学前沿》课我也都坚持全部听完;各种名家的讲座也使人迅速充实起来。
  诚然,目前法硕的培养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就个人的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来说,法硕有原来专业背景知识,把原来专业和法律结合起来,则如虎添翼,其工作优势是无可以拟的。无论是法硕还是法学硕士,接受教育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成功所靠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才华,还有机遇,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法律职业教育的“拓荒牛”,法硕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瓜熟必然蒂落,水到自然渠成,只要坚持走好每一步,稳稳地前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资讯快报
试题排行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