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简答)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客观世界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主观世界出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
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所以人们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去参加引出现实的结果。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就能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对照,检验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是否具有真理性。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阶级斗争指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 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要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简答)
①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上,谁是统治阶级,联合中哪些阶级,把对和镇压哪些阶级。它国家的本质。政体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府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治机关。
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国体决定,任何国体都要采取一定的政体,同一国体也要以有不同的政体,同一政体也可为不同的国体服务。但总的说来,政体都要体现一定的国体,服从国体的需要,为国体服务。另一方面,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适应国体需要的国体有维护和巩固作用;不适应国体需要的政体,对国体作用的发挥有阻碍作用。
27.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
28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简答)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4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范畴? (简答)
4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简答)
47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简答)
48试论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
49试论述人的价值的实现? (论述)
50运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述)
参考答案
27.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
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自然界的基础在于自身,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不仅创造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还不断创造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没有,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基本内容,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生活,精神生活。
⑶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展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精神生产实践则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发展。
⑷实践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又各有特点,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内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诊断深刻,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