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成考指南 | 高起点 真题 习题 | 专升本 真题 习题 | 成考招生 | 学位英语 | 技巧心得 | 论坛 | 网校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必看重点论述题十
来源:优易学 2010-1-12 16:34:1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试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其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基本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国民党反动政权凭借其武装力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因此,无产阶级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②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建立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③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薄弱地区。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首先在广大农村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夺取全国政权而胜利的道路。 (2)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①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造成农村可以相对地脱离农村而存在,为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各派军阀的封建割据与利害冲突,以及农村又是反动势力统治的薄弱环节,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坚持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②中国广大农村有较好的群众革命基础。广大劳动人民认识到只有GCD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因而拥护革命政权。③各派军阀的反动统治,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展。④相当力量正规红军的存在发展和中国GCD的正确领导,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根据地政权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3)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涵是:在中国GCD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理论。它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①这一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②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③这一理论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GCD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理论的重大贡献。

试述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1)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打碎敌人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政权。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解决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先后提出过"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国"等救国方案,并进行过多次英勇的斗争,但都失败了.只有中国GCD人在长期的人民革命战争实践中,不仅找到了中国革命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而且积累了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政权的丰富经验,创造了完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专政,从而解决了国家政权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2)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是因为中国革命是分两步走的,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接着就要不停顿地走第二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不能满足于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和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而是要以此作条件,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GCD的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入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进而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也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和任务。  2.怎样理解我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GCD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1)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必经之路,中国也不能例外。(2)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发动领导的一系列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失败,证明建立资产阶级领导的独立的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成功之路。(3)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阶级关系非常特殊和复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曾是革命的动力,民主革命胜利后民族资产阶级仍能为发展经济文化作出贡献,并愿意接受无产阶级领导。所以,民主革命胜利后不能建立工农联盟的无产阶级专政,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专政的对象,而必须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切爱国人士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总之,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3.试述人民共和国代替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两种命运与前途的时期。中国GCD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国民党则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间党派幻想在国共两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最终结果是:人民共和国取代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战后美国取代日本的地位,扶蒋反共,企图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所以美国绝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苏联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必然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的有力援助。战后的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力量的中坚,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起着支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不可能的。(3)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力图坚持一党专政,更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国民主势力一直进行疯狂镇压和摧残,特别是1947年月10月国民党政府竟公然宣布民盟为"非法"。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遭镇压。这样,民主党派所谋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也就彻底破灭了。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也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往往依附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其政治上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加之它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农民政策,得不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而建立以本阶级为主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只能是个幻想。(5)中国GCD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中国GCD采取了坚持和扩大统一战线的政策,积极团结、热情帮助民主党派人士,使他们逐渐认清美蒋的反动本质,克服中间路线的幻想;中国GCD领导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发展,使他们看到了光明前途。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间派人士绝大多数抛弃了"中间路线"的主张,确认中国GCD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由此可见,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