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成考指南 | 高起点 真题 习题 | 专升本 真题 习题 | 成考招生 | 学位英语 | 技巧心得 | 论坛 | 网校
            
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议论文部分(九)
来源:优易学 2010-1-12 15:21:4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论毅力》(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界主要代表人,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参加并领导戊戌变法。

  《论毅力》选自《饮冰室合集》,写作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不久。

  《主旨》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即只有具备坚韧毅力去战胜逆境,才能在事业上面获得成功。

  《疑难词句》

  1,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呈现。

  2,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猝:突然。

  3,又以为我蹇于遭逢。蹇:引申为艰难;

  4,常相参伍。参伍:交相错杂。

  5,成败之数。数:规律

  《课文翻译》

  普天之下,从古到今,成功和失败的事情如此之多,如此的纷纭复杂而途径又不相同。概要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就成功,反之就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致说来,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穿插着交替呈现的。事情无论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些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

  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的事本来就是很容易的,等到骤然尝试而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勇气;那些意志能力次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关,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再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那些事情愈大的,遇到的挫折就愈多,要不退缩也愈难,除非极其坚强的人,没有能善始善终地把事情进行到底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不顺利以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不顺利以后必定有大的顺利。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随之便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爷特别有意宠爱他;又认为我是遭遇艰难,

  所以成就比不上他。(这种人)怎么知道所谓“艰难”、“幸运”什么的,都是他与我所相同的,而能征服这个“艰难”,利用这个“幸运”,就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打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时间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是互相交错的。人家以艰苦忍耐的力量,顶着逆风恶浪而冲过去,然后可以从容地前进,去渡过顺风顺水的一段。而我则一天就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因此彼岸就始终不能达到。

  孔子说:“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我就停止了;又好比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干,我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就像掘井,掘到非常深,而没有挖到水,仍然是一口废井。”成功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

  《学习要点与难点》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写作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继续从事改良运动。

  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进行正反对比。

  本文的比喻句。

  “更譬诸操舟——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以操舟作比,说明有毅力可把逆境变顺境。

  孔子的“堆山”与“填土”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

  孟子的“掘井”比喻没有毅力,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

  本文的层递句。(重点)

  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作四个层次的递进描述;

  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作三层次的递进描述。

  《重点段落简析》

  本文第四段。“孔子曰——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修辞手法是比喻。

  本文的论证方法为对比。孔子所说的堆土与填土,构成对比。

  本段的比喻是要说明成败的关键是有无毅力。

  本段的论据属于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论据。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