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唯一性: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辨证统一性: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实质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说明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及其划分标准?
答:历史观即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历史观和唯心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唯物史观,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唯心史观。
什么社会存在及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方面。地理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森林、矿藏、动植物分布等。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等方面。
什么叫社会意识?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
答: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是人类精神生活诸要素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观念体系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或快或慢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社会意识可以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或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在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同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反映社会存在的精确程度,以及群众对它掌握的深广程度。
分别说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内容?
答: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频墓叵担赐堑奈镏噬Φ囊欢ǚ⒄菇锥蜗嗍视Φ纳叵怠U庑┥叵档淖芎凸钩缮缁岬木媒峁埂5窃谏缁峋媒峁怪校髦稚叵挡⒉徽加型牡匚唬鹱磐淖饔谩T诙嘀稚叵抵斜厝挥幸恢稚叵嫡季萃持蔚匚唬鹱胖鞯甲饔谩U钦庵终纪持蔚匚坏纳叵稻龆松缁峋媒峁沟男灾省I缁岬恼谓峁故侵附⒃诰媒峁怪系恼畏缮枋⒄畏芍贫燃捌湎嗷ス亓姆绞剑ㄕ场⒄位埂⒕印⒕臁⒎ㄍァ⒓嘤凸赜谡ǖ淖橹问健⒘⒎ā⑺痉ā⑾芊ê凸娉痰取G耙桓鱿盗惺鞘堤逡蛩兀笠桓鱿盗性蚴枪嬲潞妥荚颉S捎谡谓峁菇⒃诰玫幕∩希月砜怂加职颜谓峁钩莆蔚纳喜憬ㄖU谓峁沟暮诵氖枪艺ā9医准锻持蔚墓ぞ撸且桓鼋准墩蜓沽硪桓鼋准兜谋┝亍?SPAN lang=EN-US>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多种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主要的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和宗教等。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怎么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答: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规律性的一面;但是,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实现的,因而人类社会又具有目的性的一面。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能动性、选择性就体现在能动的认识世界并能动的而有效地改造世界。人们只有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法,才能获得行动上的自由。认识的越深刻,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多;反之,如果无视或者不尊重客观规律,那就会处于不自由状态,以致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么评价个人在历史上是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大小、性质却存在者差别。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按其对历史影响作用的性质即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又可区分杰出历史人物和反动历史人物。杰出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反映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等。反动的历史人物则是指那些逆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而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著名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实践的当事人和策划者。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对社会发展也能起到某种促进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历史人物都加快或延缓了历史的进程,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历史规律,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什么叫人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性一般可分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人性是人的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性中的本质属性。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