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成考指南 | 高起点 真题 习题 | 专升本 真题 习题 | 成考招生 | 学位英语 | 技巧心得 | 论坛 | 网校
            
福建省2008年成考专升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考试大纲
来源:优易学 2011-1-24 16:04:3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 150 分)  
(一)导言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1 )资源的稀缺性。 
( 2 )选择与资源配置。 
( 3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 )实证分析法。 
( 2 )规范分析法。 
(二)需求、供给、价格 
1 、需求理论 
( 1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 2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 3 )需求定理。 
( 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 、供给理论 
( 1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 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 3 )供给定理。 
( 4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 、价格理论 
( 1 )均衡价格的形成。 
( 2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3 )价格机制如何调节经济。 
( 4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三)弹性理论 
1 、需求价格弹性 
( 1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及计算。 
( 2 )需求弹性的分类。 
( 3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2 、弹性理论的运用 
( 1 )需求弹性与“谷贱伤农”现象。 
( 2 )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欲望与效用 
( 1 )效用的含义。 
( 2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2 、边际效用分析 
( 1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含义。 
(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3 )消费者均衡。 
( 4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 5 )边际效用与消费剩余。 
3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 1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2 )消费者均衡。 
(五)生产理论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2 )生产函数。 
( 3 )短期与长期。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要素合理投入 
(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3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1 )规模经济。 
( 2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3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4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1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 2 )等产量线的含义及其待征。 
( 3 )等成本线。 
( 4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六)成本与收益 
1 、短期成本分析 
( 1 )短期七种成本。 
( 2 )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2 、长期成本分析 
( 1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 2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3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 1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 2 )利润最大化原则。 
(七)厂商均衡理论 
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3 、垄断均衡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3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4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5 、各种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分配理论 
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 1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 3 )生产要素的供给。 
2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 1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 2 )利率的决定。 
( 3 )地租的性质和地租的决定。 
( 4 )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 5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九)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1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 1 )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 2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 3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关系。 
( 4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 5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缺陷 
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1 )生产法。 
( 2 )支出法。 
( 3 )收入法。 
(十)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1 )总需求的构成。 
( 2 )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 )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4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 5 )乘数理论。 
2 、 IS — LM 模型 
( 1 ) IS 曲线。 
( 2 ) LM 曲线。 
( 3 ) IS—LM 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应用。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1 )总需求曲线。 
( 2 )总供给曲线。 
(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4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 5 )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十一)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 、失业理论 
( 1 )失业与充分就业。 
( 2 )失业的类型。 
( 3 )失业的影响。 
2 、通货膨胀理论 
( 1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 2 )通货膨胀的原因。 
( 6 )通货膨胀的影响。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十二)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1 、经济周期 
( 1 )经济周期的含义。 
( 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2 、经济增长 
(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2 )经济增长的源泉。 
(十三)宏观经济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 、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考试题型 : 
•  判断题 20% 
•  单选题 40% 
•  计算题 20% 
•  问答题 20% 
主要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导论》梁小民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第 3 版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