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编程:用extern声明外部变量
来源:优易学  2010-1-18 17:11:1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IT书店

  全局变量(外部变量)是在函数的外部定义的,它的作用域为从变量的定义处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末尾。在此作用域内,全局变量可以为本文件中各个函数所引用。编译时将全局变量分配在静态存储区。

  有时需要用extern来声明全局变量,以扩展全局变量的作用域。

  1. 在一个文件内声明全局变量

  如果外部变量不在文件的开头定义,其有效的作用范围只限于定义处到文件终了。如果在定义点之前的函数想引用该全局变量,则应该在引用之前用关键字extern对该变量作外部变量声明,表示该变量是一个将在下面定义的全局变量。有了此声明,就可以从声明处起,合法地引用该全局变量,这种声明称为提前引用声明。

  例4.14 用extern对外部变量作提前引用声明,以扩展程序文件中的作用域。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x(int,int);              //函数声明

  void main( )

  {extern int a,b;               //对全局变量a,b作提前引用声明

  cout<<max(a,b)<<endl;

  }

  int a=15,b=-7;                  //定义全局变量a,b

  int max(int x,int y)

  {int z;

  z=x>y?x:y;

  return z;

  }

  运行结果如下:

  15

  在main后面定义了全局变量a,b,但由于全局变量定义的位置在函数main之后,因此如果没有程序的第5行,在main函数中是不能引用全局变量a和b的。现在我们在main函数第2行用extern对a和b作了提前引用声明,表示a和b是将在后面定义的变量。这样在main函数中就可以合法地使用全局变量a和b了。如果不作extern声明,编译时会出错,系统认为a和b未经定义。一般都把全局变量的定义放在引用它的所有函数之前,这样可以避免在函数中多加一个extern声明。

  2. 在多文件的程序中声明外部变量

  如果一个程序包含两个文件,在两个文件中都要用到同一个外部变量num,不能分别在两个文件中各自定义一个外部变量num。正确的做法是:在任一个文件中定义外部变量num,而在另一文件中用extern对num作外部变量声明。即

  extern int num;

  编译系统由此知道num是一个已在别处定义的外部变量,它先在本文件中找有无外部变量num,如果有,则将其作用域扩展到本行开始(如上节所述),如果本文件中无此外部变量,则在程序连接时从其他文件中找有无外部变量num,如果有,则把在另一文件中定义的外部变量num的作用域扩展到本文件,在本文件中可以合法地引用该外部变量num。

  分析下例:

  file1.cpp                                             file2.cpp

  extern int a,b;                                   int a=3,b=4;

  int main( )                                         ┆

  {cout<<a<<″,″<<b<<endl;

  return 0;

  }

  用extern扩展全局变量的作用域,虽然能为程序设计带来方便,但应十分慎重,因为在执行一个文件中的函数时,可能会改变了该全局变量的值,从而会影响到另一文件中的函数执行结果。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资讯快报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