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央电教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陈志龙同志在2005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优易学  2013-7-11 0:39:46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课题研究得到了有关高校和北京、浙江、云南电教馆、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的支持。  (五)中央电教馆会同各地电教馆和有关单位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本次大赛复赛阶段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电教馆、部分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解放军总参军训部、武警部队等单位报送的1440件作品。作品涉及学科广泛,质量明显提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河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甘肃、西藏、黑龙江、青岛等17个电教馆和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获得大奖赛组织奖。  (六)在各地电教馆和企业界的支持下,中央电教馆、教育政府采购中心和重庆市教委联合主办了第八届中国远程教育、电教多媒体技术应用、设备与软件博览会。本届博览会紧密配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围绕工程项目配置的设备和资源,以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技术模式的形式,展示了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展示了基于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和计算机网络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尤其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优化配置和软件资源的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地电教馆努力工作,为各类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许多电教馆的工作注重实效,注重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贵州省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紧密结合,为把农村中小学建设成党和政府在基层的重要阵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海南省成立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心,并设在了省电教馆,为统一协调和加强全省的资源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正式开播,为全自治区开展中小学远程教育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江西电教馆制定、下发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项目县考核评估细则》、《项目学校评估细则》、《管理手册》、《技术手册》、《设备管理制度》、《资源接收使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和规章制度,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山西、重庆、甘肃、福建等电教馆通过组织现场会、观摩会、交流研讨会、竞赛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周等形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推进“三种模式”和资源的教育教学应用;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电教馆在信息技术培训和项目培训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北京、湖南、江苏、山东、内蒙古电教馆和湖北省电教馆、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在组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广东、湖南、四川等电教馆在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方面较为突出;广西、四川、贵州、江西、陕西、青海电教馆重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各类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建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2004年,在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全国电教馆系统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这个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就自身而言,对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尚不够,相关工作和措施还跟不上;在发现、培育和推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典型,推动资源的教育教学应用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总体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精力过于集中在项目招标投标、设备安装等环节,教育软件资源建设与应用指导亟待加强;电教馆系统在人员培训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有一定进展,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优质教育资源推广方面,还存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努力克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各类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2005年重点工作安排  2005年电教馆系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为重点,以资源建设和服务为中心,着力提升自身服务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充分发挥电教馆系统的整体优势,切实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  今年中央电教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主要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为教育部中心工作服务的能力和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水平;二是加快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着力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提供资源支持和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与应用推广力度,继续办好教育信息化的赛事和展览活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四是积极做好中外项目工作,推进各类项目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各类项目在国内和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发挥项目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五是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为重点,积极开展国家级项目培训和电教馆系统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能力和水平;六是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努力为宏观决策服务,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七是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实验基地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区、实验校和实验基地在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示范推动作用;八是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今年中央电教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教育教学资源的征集、引进、开发、整合、评审及发送的组织工作,加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及资源服务网站建设;二是配合基础教育司,着力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工作;三是配合师范教育司,着力做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启动和试点工作;四是深入研究和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重点,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我就电教馆系统2005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紧密联系全国及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电教馆工作的实际,认真领会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电教馆工作全局。认清当前形势,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人才强馆”战略,统筹资源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统筹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大力促进电教馆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承担和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确立电教馆系统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远影响,增加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开创电教馆工作的新局面。  (二)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重点,切实做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远程教育项目  1.全力以赴,精心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相关工作。今年上半年,国家投入的第二个10个亿、第三个10个亿的专项资金将到位,秋季开学前要完成两个10个亿的建设任务,开学后,师生们要能够利用项目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加上第一个10个亿和3.64亿项目的收尾和后续支持服务工作,可谓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项目软、硬件的招标,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应用指导等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都不可缺少。为此,我们要动员全馆力量,动员电教馆系统的力量,必要时,要借调部分专业人员,集中力量做好项目工作,充分发挥电教馆在项目实施中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的作用。  2.积极承担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任务。要促进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布点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布点的结合。发挥电教馆系统的优势,主动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承担技术培训任务,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共同做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的总结评估工作,做好该项目优秀论文和示范课评选及奖励工作。  4.继续推进中外合作项目的实施。精心设计中加合作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建设”项目活动,建设为项目服务的远程教学平台,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施工作,抓案例,出经验。做好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远程教育项目工作,实施与花旗集团合作的“姊妹学校”项目,开展2001~2005年周期项目的总结评估工作,制订2006~2010年周期项目计划,为新周期项目实施做好准备。推动与INTEL、IBM、APPLE等公司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  (三)抓住关键,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为重点,积极开展国家级项目培训和电教馆系统的培训工作。中央电教馆要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的组建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和具体组织该项目的实施,完善培训工作方案、培训机构认证方案和认证标准,组织专家开发培训教材,举办国家级培训班。各地电教馆要高度重视此项目的实施,紧密配合师范教育部门,积极主动地承担项目实施任务,善于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项目启动和试点工作,并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贡献力量。  要通过多种形式,努力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培训工作。继续举办省、地(市)级电教馆馆长高级研修班。继续联合举办面向电教馆系统业务人员、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校长、学科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培训及现场观摩活动。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培训。  2.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开发的力度,大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坚持不懈的开展教育资源建设,推动教育资源持续发展。要深入了解农村和城市中小学对教育资源的实际需求,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教育资源开发的进度,加强基于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和计算机网络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踊跃参加国家及各地组织的教育资源的招投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指导,着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积极响应教育部在全国开展的教育资源自愿捐助活动,为丰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源做出应有的奉献。  3.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要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在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服务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积极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尤其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研究。  要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积极准备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申报工作。要推进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的研究,切实做好结题工作。支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完成国家级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总课题及子课题的验收结题工作。支持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专项课题的研究与调查活动。要把“十五”结题与“十一五”立题结合起来,通过认真总结“十五”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为“十一五”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力求拿出一流的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搭建平台,同时为各级电教馆的能力建设探索出有效的途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