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来源:优易学  2011-10-15 15:17:0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第十条  被审计单位在其他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主要包括:

  (一)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

  (二)异常原因导致停工、停产;

  (三)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变化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四)经营期限即将到期且无意继续经营;

  (五)投资者未履行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六)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遭受严重损失。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考虑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并考虑是否存在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有关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

  第四章  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第十二条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第十三条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始终关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如果识别出这些事项或情况,除实施本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程序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其是否影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四条  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的事项或情况,以便及时与管理层讨论并复核其针对已识别的持续经营问题制定的应对计划。

  第十五条  如果管理层已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初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该初步评估,以确定管理层是否识别出本准则第八条至第十条所述的事项或情况,并复核管理层提出的应对计划。

  第十六条  如果管理层没有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初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与管理层讨论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理由,询问是否存在本准则第八条至第十条所述的事项或情况,并提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估。

  第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识别出的事项或情况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及其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第五章  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

  第十八条  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考虑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

  第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管理层评估持续经营能力涵盖的期间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如果管理层评估持续经营能力涵盖的期间少于自资产负债表日起的十二个月,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层将其延伸至自资产负债表日起的十二个月。

  第二十条  在评价管理层作出的评估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作出评估的过程、依据的假设以及应对计划。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作出的评估是否已考虑所有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如果被审计单位具有良好的盈利记录并很容易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管理层可能无需详细分析就能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估。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实施详细的审计程序,就可对管理层作出评估的适当性得出结论。

  第六章  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

  第二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询问管理层是否知悉超出评估期间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第二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可能存在管理层现已知悉的、在评估期间以后将会发生的事项或情况,这些事项或情况可能对注册会计师考虑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十四条  在考虑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这些事项或情况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如果影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提请管理层确定这些事项或情况对评估持续经营能力的潜在影响。

  第二十五条  除实施询问程序外,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设计其他审计程序,以测试是否存在超出评估期间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八月骄阳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