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综合辅导:用资格后审法遏制串标的研究与实践(二)
来源:优易学  2011-5-27 17:12:5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3.4 配套措施
  为了确保有效地地湮投标人的信息,还要采取一系列与资格后审相配套的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产生泄漏投标人信息的环节。这些措施包括:
  1)实行不限制购买招标书以及不记名购买制度,保证潜在投标人具有不确定性;
  2)招标文件的答疑改在网上进行,所有疑问均通过互联网无记名提出,所有答复也在网上向所有人回复;
  3)不集中组织投标人现场踏勘,以阻断潜在投标人之问的信息传递途径;
  4)投标人在投标时将自己的投标书、投标保函、投标资质证明等文件全部装入投标袋,投标袋外不留任何印迹,保证投标人的信息只有在开标时才明朗化;
  5)建立健全评标专家网上抽取、电话语音通知及评标室电磁屏蔽等硬件设施,有效切断投标人与评标专家的沟通环节。这一系列措施使该方法从发售招标文件、投标答疑、踏勘现场直至专家抽取、通知、开标的实施过程中,潜在投标人之间和评标专家与潜在投标人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自然地、湮没状态,从而有效地切断串标串标的信息传递链。
  自从以厦门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实施资格后审招标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中标结果分析,在一般建设工程中,凡采用资格后审法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很少有发现工程招标被串标的迹象。
  4 问题与展望
  利用资格后审法遏制串标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在一些少数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某些特殊专业工程,如一些给水、供电线路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由于其专业队伍数量较少,形成了固定的投标队伍,虽然采用无记名方式购买招标文件等一系列措施将潜在投标人置于暗箱之中,但是潜在投标人的数量和身份同样具有确定性,给串标提供了条件。在现时的社会经济、体制条件下,资格后审招标法从原理上就不能在此类项目中充分发挥作用。
  资格后审法实施之后,预计将产生三个方面新的博弈点:
  1)在投标人购图纸、标书时的投标信息有可能泄漏,又给串标者留下了可乘之机;
  2)由于现阶段投标采用人工将投标文件送达指定地点的做法,容易造成不法投标人采用各种手段,甚至采用暴力的方式进行拦阻递交标书,以达到串标的目的;
  3)不法投标人与某些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相互串通,采用多算工程量或套用高于市场价格的材料价格进行高估冒算,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排除其它竟标人而“中标”。
  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还应以规则制定入手,待社会经济、技术环境成熟时即时推出三项措施:一是打破某些行业的垄断,增加这些行业的竟争性和竟争对象,从而破解因投标人的数量和身份具有确定性而造成串标串标;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招投标,彻底杜绝投标人信息泄漏及暴力阻拦递交标书等问题。网上招投标现时还应留意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从电子签章到网络安全,从网上支付到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等。三是应当加强对中介构机的监督和对其成果的校验,使其不敢、不能参与串标活动。
  资格后审招标法在厦门市已经历了三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市场实践。实践证明,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新型的招标方式是一种严谨、可行、节约成本的招标方式,它的采用,在绝大部分工程项目中有效地遏制了串标的行为,对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